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明朝古代刑法.docx

中国明朝古代刑法.docx

此“司法”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在中国历史延续与发展的过程中,各个朝代交替更迭时,国家治理制度多有沿袭。当然,这些沿袭之中,也有变革。猜想,外国历史,大约也是如此吧!

这种国家治理制度的沿革,一般而言,是方方面面的。这其中,就包括“刑法”的沿革。

说到“刑法”,必须说明如下:

这里“刑法”,不是现代语境下的“刑法”内涵;

这里的“刑法”,是古代背景下“刑制”与“法律”的总称;

这里的“刑法”,其外延远大于现在语汇中的“刑法”一词。

要全面讲述中国古代的“刑法”及其沿革,大概需要大人先生们的大部头“著作”来完成。

此处,仅就明代“刑法”的一些细节,做一个小小的资料补充,既可作为自我的历史学习,也可供亲爱的读者们作为谈资。

说到明代的“刑法”,毋庸置疑,其构成与内容,自然也多是对前代“刑法”的沿袭。

不过,与其他各代一样,明代的“刑法”之中,也多有其自创的内容与成分。

说到“自创”,大多数情况下,很多人便会以为,这是在做先进的事、是在做提高的事、是在做优化的是事、是在做好的事……

其实不然!

在作为统治手段的“刑法”方面进行自创,或者进行所谓的创新,并不见得就是好事。

抛开“刑法”,就社会之中的一切事物而言,须知:

自创,如果是进步的,那应该是被赞许褒扬的;

自创,如果是倒退的,那一定必须进行口诛笔伐。

历史的经验最后告诉我们:

明代在“刑法”方面的自创,就多有可以诟病的地方;

明代在“刑法”方面的自创,有些甚至是臭名昭著、开了十分恶劣先例的;

明代在“刑法”方面的自创,有时候想想,还真是贻害无穷啊!

为什么要讲明代“刑法”自创的恶劣?

这是因为:

这种被权力恶魔蛊惑下的鬼域行为,其魑魅魍魉的身影,从开启的那一刻起,就一直在中国社会中盘桓不散、以至谬种流传到后世,为害甚烈、作恶极剧!

翻阅资料,《明史》卷九十五《志第七十一·刑法三》指出,明代自创的恶劣刑法有如下者:

一、廷杖。(另有荷校)(须知,《明史》之所以认为廷杖、荷校是明代的自创,主要是因为其施行的对象,是当朝的官员。)

二、东厂。

三、西厂。

四、锦衣卫。

五、镇抚司狱。

以上这些明朝自创的“刑法”,在执行过程中,常常以残酷卑劣的手段置人于死地。而且,这些刑法不依托正式的法条律令、不受既定制度的限制。

这些明朝自创的刑法,在创立之后,被其时的权力掌控者运用地得心应手,所以,后来的权力继承者也踵其成迹而沿袭使用。

这些明朝自创的刑法,运用至后期,其无法无天、残忍毒恶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这些明朝自创的“刑法”,一经施行,朝野官员、士人、民众的性命,全都掌握在一些粗野武夫、宦官刁竖之手,这实在是让人扼腕叹息啊!

下面,先来看一看“廷杖”之刑的发展脉络。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时任工部尚书的王肃,因犯法获罪,当受笞刑。

所谓笞刑,始于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为中国古代的“五刑”之一,是以竹板、木板责打犯人背部、臀部或腿部的轻刑,是针对轻微犯罪而设,或者是作为减刑后的刑罚。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57年~公元前141年在位)时期的《棰律》,规定了笞刑的刑具规格(竹板和长度厚度),受刑部位,同时规定,在施刑时,中途不得换人,这是古代刑制改革的要点之一。

当日,朱元璋为王肃受刑一事,特别发话:

“六卿贵重,不应当因为无关紧要的事情而受辱!”

于是,便命王肃用薪俸来赎罪。

因为有此成例,故而,后来群臣有较小的罪责时,都许可用薪俸来赎罪。

当然,这种以薪俸赎罪的模式,在朱元璋掌权时期,并非一例通行,其中,也有破例者,比如:

永嘉侯朱亮祖父子,就是被实施鞭刑而处死的。

朱亮祖(生年不详~公元1380年),六安(今安徽六安)人;明朝开国将领;原是元朝义兵元帅,曾屡次打败朱元璋,后被俘归降,参与了明军攻灭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明夏政权的战役;并作为明军主力,平定两广;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被封为永嘉侯,出镇北平;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出镇广东,期间,与当地豪强勾结,使朱元璋冤杀番禺县令道同,最终被察觉;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九月,被召回京师,与长子朱暹一同被鞭刑处死;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还被追论为胡惟庸逆党,废除爵位。

此外,工部尚书薛祥毙命于廷杖之下。

薛祥,字彦祥,无为(今属安徽芜湖)人,跟随俞通海归附朱元璋;渡江时,担任水寨管军镇抚;多次从征有功。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胡惟庸被诛杀后,薛祥再次被明廷召为工部尚书。次年(公元1381年),薛祥因犯罪被朱元璋杖打致死,天下人为之哀痛。薛祥有子四人,被贬至琼州(后即为琼山人)。(《明史》卷一百三十八·列传第二十六《薛祥传》可参看。)

明朝廷杖的刑法,就是从朱元璋开始的。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