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关于维生素与微量元素(4)第1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一节概述第2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维生素的概念维生素(vitamin)是机体维持正常功能所必需,但在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必须由外界(食物)供给的一组低分子量有机物质。第3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维生素的命名与分类(一)维生素的命名(二)分类:脂溶性维生素特点:体内储存多,但也易中毒。水溶性维生素特点:体内储存少,但也不易中毒。注意:维生素与激素的异同点。第4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等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族、维生素c维生素B族--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PP、维生素B6、泛酸、生物素、叶酸、维生素B12等。第5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微量元素的概念人体内有几十种游离元素,其总量约占人体的0.05%。含量占人体总重量万分之一(0.01%)以下,每日需要量在100mg以下者称为微量元素。第6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目前认为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约有14种,绝大多数为金属元素:铁、铜、锌、碘、钴、锰、铬、硒、镍、氟、钼、钒、锡、锶(硅)第7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微量元素在体内的作用(1)参与构成酶活性中心或辅酶:人体内有一半以上的酶其活性部位含有微量元素。有些酶需要一种以上的微量元素才能发挥最大活性。有些金属离子构成酶的辅基。如细胞色素氧化酶中有Fe2+,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为含硒酶。(2)参与体内物质运输:如血红蛋白中Fe2+参与O2的送输:碳酸酐酶含锌、参与CO2的送输。(3)参与激素和维生素的形成:如碘是甲状腺素合成的必需成分,钴是维生素B12的组成成分等。第8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随着对微量元素的生物作用的不断深入研究,其在人体中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发现许多微量元素在生化、生理、营养、致癌及临床诊断中有重要意义,并揭示了一些原来病因不明、防治不易的疾病的发病机理。如缺硒导致的克山病、缺锌诱发的侏儒症、缺碘与地方性甲状腺肿等。第9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二节脂溶性维生素第10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维生素A(一)结构、性质及分布1.A1---视黄醇2.A2---3-脱氢视黄醇β-胡罗卜素:可在小肠转变为2分子视黄醇,所以称为维生素A原。注意:维生素A在体内的活性形式为视黄醇、视黄醛、视黄酸第11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2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生化功能及缺乏病1.维生素A是构成视觉细胞内感光物质的成分。作用:构成视觉C内感光物质缺乏症:夜盲症第13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在视觉C内由视黄醇转化的11-顺视黄醛与不同的视蛋白组成视色素。视色素有多种,以视紫红质为例:当视紫红质感光时,11-顺视黄醛在光异构下转变成全反顺视黄醛,并引起杆状细胞膜的Ca2+离子通道的开放,Ca2+迅速流入细胞并激发神经冲动,经传导到大脑后产生视觉。而大部分全反顺视黄醛被还原为全反顺视黄醇流入肝脏并转变为11-顺视黄醇,而后再随血流返回视网膜氧化成11-顺视黄醛,并重新合成视色素。参考内容第14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5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维持上皮组织结构的健全参与糖蛋白的合成:当维生素A缺乏时,可导致糖蛋白合成的中间体的异常,低分子量的多糖-脂的堆积。第16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促进生长、发育、繁殖组织的发育、上皮C的正常分化。第17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其它作用:减轻致癌物质的作用;消灭自由基等等。第18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临床应用需要量800ug/日/成人防治相应的缺乏症。注意:长期过量(超过需要量的10—20倍)摄取会引起不良反应甚至中毒。第19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维生素D(一)结构、性质及分布维生素D为类固醇衍生物,由于体内可生成相当部分,目前认为它也是一种类固醇激素。分类:D2(麦角钙化醇)--植物中较高D3(胆钙化醇)--动物中较高,是人体所需的主要形式。第20页,共40页,星期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