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溪上》含答案.docx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溪上》含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溪上》含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溪上

【明】何景明

溪上茅斋不掩扉,西风初罢芰荷衣。

月寒沙柳萧萧落,天晚江鸿肃肃飞。

野客行吟水边立,家人沽酒夜深归。

相逢醉语休辞数,城外黄花渐觉稀。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冷的秋夜图景,“初罢”一词暗示了季节的转换。

B.颈联着眼于水边野客吟哦诗句和家人沽酒而归的画面,增添了生活的气息。

C.颈联中的“行吟”两个字令人联想到屈原,塑造了一个高洁坚贞的野客形象。

D.本诗选取“江鸿”“黄花”等秋天典型景物,寓情于景,情感表达含蓄蕴藉。

16.本诗中的“萧萧”这一叠词在杜甫的《登高》中也有运用,试比较二者表达效果的异同。

【答案】15.C16.同:都描写了萧瑟的秋景,表达对时光逝去的感慨。

不同:

①意境:杜诗中的“萧萧”写草木被秋风吹袭,意境阔大苍凉。何诗中“萧萧”与“肃肃”相应,意境寂静而冷清。

②情感:杜诗中的“萧萧”表达了对生命消逝的感慨。何诗中“萧萧”寓情于景,流露出主人公内心的落寞。

【解析】

【导语】这首诗描绘了秋季溪上茅斋的清冷景象,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如月、沙柳、江鸿,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显萧瑟的氛围。诗人在感受秋色中加入人事活动,“野客行吟”与“家人沽酒”相映,既表现了诗人对季节更替的感慨,也流露出其内心的孤寂与淡淡惆怅。诗情恬静,自然与人事水乳交融。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能力。

C.“塑造了一个高洁坚贞的野客形象”错误。颈联中的“行吟”是描写野客在水边吟诗的动作,并非强调高洁坚贞的形象,而是更侧重于表现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

故选C。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中词语的含义及作用的能力。

同:《溪上》中的“萧萧”用来描绘沙柳在秋风中的凋零,呈现出一种秋天独有的萧瑟与凄凉的氛围。杜甫《登高》中的“萧萧”同样是作为秋风瑟瑟的象声词,用以传达自然景色的凋零与时间的流逝。这两个“萧萧”都紧扣秋天的特点,通过自然景色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内心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深沉感慨。两诗都借助秋景的营造,传递出生命的短暂与对过往的眷恋之情。

不同:

①意境:杜甫的《登高》使用“萧萧”来描绘草木在秋风中瑟瑟作响,给人以辽阔而苍凉的感觉,体现了一种无边落木萧萧下的宏大而肃杀的秋景感受。而何景明的诗中,“萧萧”用于描写沙柳在寒月下萧条零落的景象,与“肃肃”一词相呼应,营造出一种清冷寂静的氛围。这种意境更侧重于细腻的描绘宁静秋夜中的一隅,带有淡淡的孤寂之感。两首诗都通过“萧萧”这一叠词传达了秋日的萧条,但一者重在宏大苍凉的气势,另一者侧重于宁静冷清的意境。

②情感:在杜甫的《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落叶纷纷而下,“萧萧”描绘出落叶飘落时那种浩大而又不可阻挡的态势。诗人杜甫当时处于年老多病、穷困潦倒的境地,看到这无边无际的落叶飘落,就如同看到生命的消逝,所以“萧萧”表达了对生命消逝的感慨;在何景明的《溪上》中,“月寒沙柳萧萧落”,在寒冷的月光下,沙柳萧萧飘落。这里的“萧萧”通过描写沙柳飘落的景象,寓情于景。诗中的主人公可能处于一种孤独或者寂寥的状态,看到沙柳萧萧飘落,这种景象与他内心的落寞相呼应,从而流露出主人公内心的落寞之情。

文档评论(0)

186****127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