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赠别》含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赠别
杜牧
眼前迎送不曾休,相续轮蹄似水流。
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
苏秦六印归何日?潘岳双毛去值秋。
莫怪分襟衔泪语,十年耕钓忆沧洲。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用夸张的比喻描写车马就像流水一样不断,进一步突出了离别之人很多。
B.颔联使用反向假设,将他人的离愁叠加到诗人自己身上,加深了自己的离愁。
C.颈联化用典故,诗人感叹友人的离开,反衬自己官职在身、无法归去的忧伤。
D.诗歌直抒胸臆,语言直白,情感真挚;虚实相间,写法独到,境界雄浑开阔。
16.赏析尾联“衔”和“忆”的表达效果。
15.D16.①“衔”指含着泪水,细节化地呈现了诗人和友人分别的情形,突出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不舍和感伤。
②“忆”表达了诗人对出仕前的十年隐居生活及隐居之地的怀念。
③一“衔”一“忆”,诗人看似劝慰朋友不必为离开而难过,实则满含别离之痛。
【难度】0.65
【知识点】杜牧赠友送别
这首诗通过描写离别场景,表达了诗人的离愁别绪。首联用夸张的手法形容送别场面繁忙,颔联以反向假设加深离愁。颈联通过典故抒发对友人离去的感慨及无法归隐的忧伤。尾联语言真挚,体现出诗人对过往宁静生活的怀念。
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D.“直抒胸臆”错。首联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人生中的不断离别与相聚;颔联以假设形式表达对离别之苦的无奈与反思;颈联借用两个典故,都是在说人生短暂,
年华易逝;只有尾联是直抒胸臆,表达对离别的不舍和对往昔美好生活的眷恋。
16.本题考查学生诗歌鉴赏之炼字的能力。
炼字题需要先解释字的本义,再放入句中理解句意,然后看有无修辞手法,再结合情感分析效果。
①首先理解字的本义,“衔”意思是“含着”,“衔泪”指含着泪水,这是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态描写,细节化地呈现了诗人和友人分别的情形,“泪”是不舍的情感的具象,突出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不舍和感伤。
②“忆”本义是“回忆”,表明在沧州的“十年耕钓”生活是诗人回忆中的美好生活,“耕钓生活”代表的是隐居生活,自由闲散,而“沧州”则是隐居之地,虽然已过去了十年,但诗人仍然时时忆起,表达了诗人对出仕前的十年隐居生活及隐居之地的怀念。
③“莫怪”似乎是对友人的劝慰,但一“衔”一“忆”,则分别写出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诗人看似劝慰朋友不必为离开而难过,实则满含别离之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通信工程师中级考试传输与接入无线务实真题及答案近年合集.pdf VIP
- 2025年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完美版.docx
- 土方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ppt
- Wi-Fi技术及应用.ppt VIP
- 学习教育专题党课:严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争做新时代合格党员.docx VIP
- 2025年党支部书记学习教育专题党课中央八项规定专题党课讲稿(严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争做新时代合格党员;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看党员干部的责任与担当).docx VIP
- 9.1.2 用坐标描述简单几何图形(教学设计)七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2025).pdf
- 2025年通信工程师中级传输与接入(无线)真题及答案解析 .pdf VIP
- 研究生考试政治常考知识点.pdf VIP
-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家居语音识别控制系统.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