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
PAGE1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大唐创业起居注——秋七月,壬戌,霖雨甚》《资治通鉴隋纪八》含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秋七月①,壬戌,霖雨甚,屯营于贾胡堡。去霍邑五十余里。此县西北抗汾水,东拒霍太山,守险之冲,是为襟带。西京留守代王遣骁将兽牙郎将宋老生,率精兵二万拒守。又遣左武侯大将军屈突通,将辽东兵及骁果②等数万余人据河东,与老生相影响。代王乃命临汾以东诸郡,所在军民城守,并随便受老生、屈突通等征发。帝闻而笑曰:“亿兆离心,此何为也。老生乳臭,未知师老之谋。屈突胆薄,常无曲突之虑。且屈突尝破玄感③,时人谓其能兵。老生数胜群盗,自许堪当敌。无识之徒,因相谄附,谓其必能制我,不遣援兵。我若缓以持之,彼必以吾为怯。出其不意,不过一两月间,并当擒之。吾无忧也。”于时秋霖未止,道路泥深。帝乃命府佐沈叔安、崔善为等间遣赢兵往太原,更运一月粮,以待开霁。
(节选自《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二》)
材料二:
秋七月壬子,高祖④率兵西图关中,以元吉为镇北将军、太原留守。癸丑,发自太原,有兵三万。丙辰,师次灵石县,营于贾胡堡。隋武牙郎将宋老生屯霍邑以拒义师。会霖雨积旬馈运不给高祖命旋师太宗切谏乃止。
(节选自《旧唐书·本纪·卷一》)
材料三:
秋七月,壬戌,李渊军贾胡堡,去霍邑五十余里。雨久不止,渊军中粮乏;或传突厥与刘武周⑤乘虚袭晋阳,渊召将佐谋北还。李世民曰:“本兴大义,奋不顾身以救苍生,当先入咸阳,号令天下。今遇小敌,遽已班师,恐从义之徒一朝解体,还守太原一城之地,此为贼耳,何以自全!”渊不听,促令引发。世民将复入谏,会日暮,渊已寝;世民不得入,号哭于外,声闻帐中。渊召问之,世民曰:“今兵以义动,进战则克,退还则散;众散于前,敌乘于后,死亡无日,何得不悲!”渊乃悟。世民请追之,渊笑曰:“吾之成败皆在尔,知复何言,唯尔所为。”
(节选自《资治通鉴·隋纪八》)
【注】①秋七月:三则材料中的“秋七月”都指隋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七月。②骁果:即骁果军,隋朝的骁卫御林军。③玄感:即杨玄感,隋朝大臣。④高祖:即唐高祖李渊,其子李世民即唐太宗。⑤刘武周:人名,隋朝末年地方割据群雄之一。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会霖雨A积旬B馈运C不给D高祖命E旋师F太G宗H切谏乃止。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影响,意思是像影子一样地发挥作用。文中指屈突通的军队援助宋老生的军队,助其战胜敌人。
B.曲突之虑,与成语“曲突徙薪”意思类似。文中指事先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灾祸发生的意识。
C.次,停留,与“次北固山下”的“次”意思相同,与《兰亭集序》中“列坐其次”的“次”意思不同。
D.何以,用什么、怎么,与《种树郭橐驼传》中“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的“何以”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霍邑是战略要地,距李渊军队驻扎的贾胡堡只有五十多里,代王派遣宋老生据守霍邑,同时又派屈突通,前往河东据守。
B.李渊率兵三万从太原出发,到达贾胡堡后,秋雨不止,道路泥泞。材料一和材料二所述的李渊对此事的反应不一样。
C.李世民认为不应该一遇到小敌就立刻班师,如果义军解散,退守太原,那么他们就与反贼无异,失去了号令天下的理由。
D.李世民和李渊关于是否退兵的观点不一,李世民第二次进谏时遭到李渊拒绝,只能在帐外大声哭泣,哭声在帐中都能听见。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无识之徒,因相谄附,谓其必能制我,不遣援兵。
(2)众散于前,敌乘于后,死亡无日,何得不悲!
14.材料一和材料三中关于李渊攻打霍邑这件事的记载,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
【答案】10.BDF
11.A12.D
13.(1)那些没有见识/智慧的人,趁机阿谀奉承依附他们,说/认为他们一定能够制服我们,(代王)就不派遣援兵。
(2)部众/军队在前方/面前溃散,敌人在后方追击(或:部队溃散在前,敌军追击在后),我们离死亡就没几天了,怎么能够不悲伤呢!
14.①材料一较为详细的介绍了隋军的部署/李渊对敌军部署、战况、形势的分析,并突出表现了李渊的军事才能/智勇双全/英勇乐观、谋略过人。②材料三突出表现了李世民在此次事件中表现出的才能胆识/深谋远虑/有政治远见……,以及李渊对李世民的倚重/看重/信任
【解析】
【导语】这篇阅读材料由三则古代文言文组成,分别节选自《大唐创业起居注》《旧唐书》和《资治通鉴》。三则材料均描述了李渊攻打霍邑的事件,但各有侧重点。《大唐创业起居注》侧重李渊的行军策略和天气对军事行动的影响,《旧唐书》强调李渊在雨中行军的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海尔平台化建设》ppt教案模板.ppt
- 九年级数学试卷讲评课.pptx
- 安徽凤阳经济开发区环境影响区域评估报告(环境影响区域评估+环境标准).pdf
- 危险货物道路输运押运人员从业资格考试模拟题及答案.doc VIP
- 八年级信息技术(下)Python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小学英语五年级The little horse crosses the river课件.pptx
- 农行反洗钱与制裁合规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大全-下(判断题).pdf VIP
- 甄嬛传英文剧本.docx
- 2022河南省家政服务业职业技能大赛母婴护理项目技术工作文件.pdf
- 2022八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期末考试(python).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