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伐树记》《逍遥游》含答案.docx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伐树记》《逍遥游》含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伐树记》《逍遥游》含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署之东园,久茀不治。修至始辟之,粪瘠溉枯,为蔬固十数畦,又植花果桐竹凡百本。春阳既浮,萌者将动。园之守启曰:“园有樗焉,其根壮而叶大。根壮则梗地脉,耗阳气,而新植者不得滋;叶大则阴翳蒙碍,而新植者不得畅以茂。又其材拳曲臃肿,疏轻而不坚,不足养,是宜伐。”因尽薪之。明日,圃之守又曰:“固之南有杏焉,凡其根庇之广可六七尺,其下之地最壤腴以杏故特不得蔬是亦宜薪。”修曰:“噫!今杏方春且华,将待其实,若独不能损数哇之广为杏地邪?”因勿伐。

既而悟且叹曰:“吁!庄周之说曰:樗、栎以不材终其天年,桂、漆以有用而见伤天。今樗诚不材矣,然一旦悉翦弃;杏之体最坚密,美泽可用,反见存。岂才不才各遭其时之可否邪?”

他日,客有过修者,仆夫曳薪过堂下,因指而语客以所疑。客曰:“是何怪邪?夫以无用处无用,庄周之贵也。以无用而贼有用,乌能免哉!彼杏之有华实也,以有生之具而庇其根,幸矣。若桂、漆之不能逃乎斤斧者,盖有利之者在死,势不得以生也,与乎杏实异矣。今樗之臃肿不材,而以壮大害物,其见伐,诚宜尔,与夫才者死、不才者生之说又异矣。凡物幸之与不幸,视其处之而已。”客既去,修善其言而记之。

——选自欧阳修《伐树记》

材料二:

匠石之齐,至于曲辕,见栎社树。其大蔽数千牛,絜之百围,其高临山十仞而后有枝,其可以舟者旁十数。观者如市,匠伯不顾,遂行不辍。弟子厌观之,走及匠石,曰:“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先生不肯视,行不辍,何邪?”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横,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

——节选自庄子《庄子·内篇·逍遥游》

10.文本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其下之地A最壤腴B以杏C故D特E不得F蔬G是H亦I宜薪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凡”,指总计、总共,与《出师表》中“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的“凡”字词义相同。

B.“者”,指“……的人”,与《归去来兮辞》中的“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的“者”字用法相同。

C.“诚”,指确实、实在,与《谏太宗十思疏》中“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的“诚”字词义不同。

D.“善”,意动用法,指“认为……是对的”,与《师说》中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中的“耻”字用法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为寓言性的哲理文章,在问答过程中层层递进,清晰地反映作者认识逐渐深化的过程。

B.材料一中守圃之人认为樗树、杏树根壮,妨碍其他植物生长,应砍除,欧阳修也赞成这一观点。

C.材料二通过匠石与其徒弟的对话,以小见大,以栎树被视为神树一事,揭示了“无用之用”的哲理。

D.材料二中匠石认为栎树得以保全,是因其无用,做成船会沉,做成棺材会腐朽,做器具会很快毁坏,做门户会流出污浆,做柱子会被蛀蚀。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今樗诚不材矣,然一旦悉翦弃;杏之体最坚密,美泽可用,反见存。(4分)

(2)观者如市,匠伯不顾,遂行不辍。弟子厌观之,走及匠石。(4分)

14.在看待事物的“材与不材”时,欧阳修与庄子的观点有何不同?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3分)

10.BDG(3分)11.B(3分)12.B(3分)

13.(8分)

(1)如今樗树确实没有用,却一下子全部被砍掉,杏树的木质坚硬细密,光泽美观,可以使用,反而被保存下来。(“诚”“悉”“见”,各1分;句意1分)

(2)观它的人如同赶集一般(来来往往),匠石却看也不看,向前走,不停留,他的徒弟在树旁看够了,跑着赶上匠石。(“市”“辍”“厌”,各1分;句意1分)

14.(3分)

①欧阳修认为事物是否有材,要以其社会作用来衡量,“无材之物”如果妨碍了“有材之物”的发展,应该被消除;

②庄子认为“不材”往往使“无材之物”不被利用,得以完整保存,“无材”才是真正的“有材”。(答出1点给1分,答出2点给3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官署东边的园子,杂草丛生,很久没有整治了。我到任以后,才开辟它,给贫瘠干涸的土地施肥灌水,把土地分成十多畦,又种植了花木,果树、梧桐、竹子约百株。春天阳气上升,温暖浮现,草木的萌芽就要显露出去。管理菜园的人报告说:“园里有株臭椿树,它根粗叶大。根粗就阻塞了地下的水分通道,消耗阳气,叶大就遮蔽阳光,阻碍雨露,使新植的花木不能充分享受雨露阳光,伸展繁茂。而且它材质弯曲臃肿,疏松轻

文档评论(0)

186****127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