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更法》《贞观政要刑法——贞观元年,太宗谓侍臣曰》含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赵田部吏赵奢收租税,平原君家不肯出。赵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平原君怒,将杀之。赵奢曰:“君于赵为贵公子,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法削则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是无赵也,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国强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邪!”平原君以为贤,言之于王。
(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五》)
材料二:
孝公平画,公孙鞅、甘龙、杜挚三大夫御于君。君曰:“代立不忘社稷,君之道也;错法务明主长,臣之行也。今吾欲变法以治,更礼以教百姓,恐天下之议我也。”甘龙曰:“因民而教者,不劳而功成;据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今若变法,不循秦国之故,更礼以教民,臣恐天下之议君,愿孰察之。”杜挚曰:“臣闻之:‘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臣闻:‘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君其图之!’”公孙鞅曰:“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伏羲、神农,教而不诛;黄帝、尧、舜,诛而不怒;及至文、武,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礼、法以时而定;制、令各顺其宜;兵甲器备,各便其用。臣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汤、武之王也,不修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然则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礼者未足多是也。君无疑矣。”
(节选自《商君书·更法》)
材料三:
贞观元年,太宗谓侍臣曰:“死者不可再生,用法务在宽简。古人云鬻棺者欲岁之疫非疾于人利于棺售故耳。今法司核理一狱,必求深刻,欲成其考课。今作何法,得使平允?”谏议大夫王珪进曰:“但选公直良善人断狱允当者,增秩赐金,即奸伪自息。”诏从之。太宗又曰:“古者断狱,必讯于三槐、九棘之官,今三公、九卿,即其职也。自今以后,大辟罪皆令中书、门下四品以上及尚书九卿议之。如此,庶免冤滥。”由是至四年,断死刑,天下二十九人,几致刑措。
(节选自《贞观政要·刑法》)
10.材料三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古人云EQ\o\ac(□,A)鬻棺者EQ\o\ac(□,B)欲岁之EQ\o\ac(□,C)疫EQ\o\ac(□,D)非疾EQ\o\ac(□,E)于人EQ\o\ac(□,F)利EQ\o\ac(□,G)于棺售EQ\o\ac(□,H)故耳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用事,管事,当权,与《屈原列传》“又因厚币用事者靳尚”中“用事”意思相同。
B.轻,轻视,形容词作动词,与《师说》“是故圣益圣”中第一个“圣”字用法不同。
C.务,指务必,与成语“当务之急”“陈言务去”“不务正业”中“务”的意思相同。
D.孰,通“熟”,仔细,与《邹忌讽齐王纳谏》“吾孰与徐公美”中“孰”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面对盛怒之下的平原君,赵奢义正辞严,围绕国家大局和平原君个人利益展开论述,并最终说服了他。
B.秦孝公同商鞅等商讨强国大计时,内心颇为矛盾,他既想通过变法来治理国家,又怕遭到天下人非议。
C.甘龙、杜挚都不赞成秦孝公变法,甘龙主要从遵循旧传统的角度出发,杜挚则更关注变法的后果和风险。
D.唐太宗认为执法部门在审理案件时,总是力求使人印象深刻,以此博得好的考核成绩,他对此并不赞同。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
(2)但选公直良善人断狱允当者,增秩赐金,即奸伪自息。
14.三则材料中都谈及的“法治”,赵奢、商鞅和唐太宗的侧重点各有不同,请简要概括。(3分)
10、(3分)【答案】ADF
【解析】该句中“云”引起说话的具体内容,因此此处应断开;后面句子的主语是“鬻棺者”,即卖棺木的人,后面应该跟相应的谓语和宾语表示“鬻棺者”要怎么样,进而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欲岁之疫”就是“鬻棺者”发出的具体动作,其中“岁之疫”中的“疫”作动词,理解为“发生瘟疫”,“之”位于“岁”和“疫”之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做代词,因此不在C处断句,而应该在断在D处,表示“卖棺木的人希望年年发生瘟疫”的意思。下文则是对“鬻棺者欲岁之疫”这种行为的评论,从正反两方面来谈,“非疾于人”表示并不是对人仇恨,“利于棺售故耳”,表示利于棺木出售的缘故。因此断句处应为ADF。(答对一处得1分,共3分)
11、(3分)【答案】C
【解析】选项A中,材料一中的“用事”和《屈原列传》“又因厚币用事者靳尚”中“用事”意思相同,均可译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海尔平台化建设》ppt教案模板.ppt
- 九年级数学试卷讲评课.pptx
- 安徽凤阳经济开发区环境影响区域评估报告(环境影响区域评估+环境标准).pdf
- 危险货物道路输运押运人员从业资格考试模拟题及答案.doc VIP
- 八年级信息技术(下)Python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小学英语五年级The little horse crosses the river课件.pptx
- 农行反洗钱与制裁合规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大全-下(判断题).pdf VIP
- 甄嬛传英文剧本.docx
- 2022河南省家政服务业职业技能大赛母婴护理项目技术工作文件.pdf
- 2022八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期末考试(python).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