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耳聋的中医调理方法耳聋是常见的听力障碍,中医有着独特的调理方法。传统中医认为,耳与肾相通,合理的中医调理可帮助改善听力功能。作者:
目录1中医认识与类型耳聋的中医理论基础和四种主要类型的耳聋分类。2诊断与治疗原则中医辨证方法和针对耳聋的治疗基本原则。3内治与外治方法中药方剂和外部治疗技术,如针灸、按摩等方法。4预防保健情志调节、饮食养生和日常起居注意事项。
耳聋的中医认识1耳为肾之窍耳朵是肾脏在体表的开窍之处2肾主听肾精充足,听力才能正常3脾主运化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4肝主疏泄肝气郁滞可影响耳部气血运行
常见耳聋类型风邪闭窍型风邪入侵耳窍,突发耳聋,常伴有眩晕。肝胆湿热型湿热上扰,耳鸣耳聋,常有口苦眼红。气血亏虚型气血不足,耳聋逐渐加重,伴有疲乏无力。肾精不足型肾精亏损,耳聋日久不愈,多见于老年人。
风邪闭窍型症状特点突然发生的耳聋。伴有耳鸣如蝉鸣。常有头晕目眩。面色苍白。肢体麻木。舌脉表现舌质淡红,苔薄白。脉象浮弦。发病原因感受风邪。气候突变。劳累过度。情绪波动大。
肝胆湿热型症状特点耳内闷胀疼痛。耳鸣如蝉。听力下降。口苦咽干。小便黄赤。舌脉表现舌质红,苔黄腻。脉象弦数。发病原因饮食不节。情志不畅。肝胆湿热内蕴。
气血亏虚型症状特点听力逐渐减退。耳鸣绵绵不断。头晕乏力。面色萎黄。心悸气短。舌脉表现舌质淡,苔薄白。脉象细弱。发病原因久病体虚。过度劳累。失血耗气。饮食不足。
肾精不足型1症状特点双耳渐聋。耳鸣如蝉。腰膝酸软。头晕健忘。性功能减退。2舌脉表现舌质淡红,少苔。脉象沉细无力。3发病原因年老肾衰。先天不足。久病及肾。房劳过度。
中医诊断方法望诊观察面色、舌质舌苔。察看耳廓色泽、形态。闻诊聆听患者语声强弱。注意言语清晰度。问诊详询发病经过。了解伴随症状。询问既往病史。切诊脉诊辨别脉象。按压相关穴位反应。
治疗原则辨证论治根据不同证型选择治疗方法1标本兼顾既治疗症状又调理根本2调节阴阳恢复身体平衡状态3
内治法概述中药汤剂根据辨证配制特定方剂。通常需煎煮服用。中成药便于服用的成品药物。有丸剂、散剂、片剂等。膏方浓缩中药精华。适合长期调理。多在冬季服用。
常用中药方剂通气散疏风通窍。适用于风邪闭窍型耳聋。龙胆泻肝汤清泻肝胆湿热。适用于肝胆湿热型耳聋。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升阳举陷。适用于气血亏虚型耳聋。六味地黄丸滋补肾阴。适用于肾精不足型耳聋。
通气散组成川芎、白芷、细辛、羌活、防风等功效疏风通窍,宣通气血适应症风邪闭窍型耳聋,伴有头晕目眩
龙胆泻肝汤组成龙胆草、栀子、黄芩、泽泻、木通等功效清泻肝胆湿热,利水通淋适应症肝胆湿热型耳聋,伴有口苦、小便黄赤
补中益气汤4黄芪补气升阳1人参大补元气2白术健脾益气1当归补血活血此方适用于气血亏虚型耳聋,常伴有疲乏无力、气短懒言等症状。
六味地黄丸熟地黄滋阴补肾1山茱萸补肝肾,涩精气2山药健脾固肾3泽泻利水渗湿4牡丹皮清泄肝火5茯苓利水渗湿6
外治法概述1针灸刺激特定穴位2耳穴贴压贴压耳穴刺激听力3穴位注射药物直接注入穴位4推拿按摩疏通经络促进气血
针灸治疗1常用穴位听宫、翳风、耳门、听会、风池、百会等穴位。2操作方法选取相应穴位。使用毫针刺入。得气后留针15-30分钟。3注意事项保持穴位清洁。避免过度刺激。每周治疗2-3次。
耳穴贴压选穴原则以听力相关穴位为主。包括耳穴中的听点、肾点、神门等。可配合体穴一起使用。操作步骤清洁耳廓。将王不留行籽固定在胶布上。贴于相应穴位。指压刺激3-5次/日。治疗周期一般每3-5天更换一次。连续治疗1-3个月。根据症状改善情况调整。
穴位注射适用范围适用于多种耳聋类型。特别适合针灸效果不明显者。可与其他疗法结合使用。常用药物当归注射液。维生素B12。丹参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注意事项需由专业医师操作。注射前消毒严格。观察过敏反应。避免重要血管。
推拿按摩耳部按摩搓揉耳轮。提拉耳垂。按压耳屏。按摩听宫穴。头颈按摩按压风池穴。捏脊法。梳头走罐。颈部推拿。操作频率每日1-2次。每次10-15分钟。坚持长期进行。
中药熏蒸细辛白芷苍术川芎防风薄荷荆芥其他辅料中药熏蒸适用于风邪闭窍型耳聋。将上述药物煎煮后熏蒸耳部,每次15-20分钟,每日1-2次。
艾灸疗法1选穴原则以听宫、翳风等耳周穴位为主。配合足少阴肾经穴位。根据证型选择配穴。2操作步骤点燃艾条。距离穴位2-3厘米。熏灸至局部温热。每个穴位5-10分钟。3注意事项避免烫伤皮肤。孕妇慎用。避开溃疡部位。每周进行2-3次。
预防保健调节情志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紧张焦虑。饮食调理注重营养均衡。多食补肾益气食物。起居养生规律作息。适度运动。避免过度疲劳。
调节情志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面对生活。培养兴趣爱好。参与社交活动。保持心境平和。适度运动选择太极、气功等运动。促进气血流通。增强身体素质。减少压力学习放松技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