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涂装前处理设备设施安全要求
1机械前处理设备
1.1抛(喷)丸清理设备应符合GB/T23576、GB24390的相关规定。
1.2室体应符合下列要求:
a)安装抛丸器部位应采取有效防振动措施;
b)抛射区内壁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防护材质应耐磨耐冲击;
c)安全侧门应密封,从内外均可开启,并设有安全报警装置;门上设置人员观察
孔,观察孔采用厚度不小于5mm的抗碎无色透明板;
d)抛(喷)丸室体开口处应采用防止弹丸飞溅、粉尘外溢的多层密封结构。
1.3刮腻子室、打磨室两侧壁应设置采光安全玻璃窗及照明灯具;刮腻子室地面采用防
碰撞耐磨橡胶板。
1.4抛(喷)丸室作业钢平台、梯子踏板应采用防滑结构或有防滑措施。
1.5打磨室构件采用防静电直接接地,或通过导电材料间接接地;其输送高速流动粉尘
的管道应采用导线跨接。
1.6丸料循环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
a)斗式提升机、丸料分离器、螺旋输送机、皮带输送机等传动装置应设置防护罩;
b)斗式提升机应设置防逆转安全装置;
c)丸料分离器控制闸门应开闭灵活、密封可靠;
d)丸料刮板输送机传动装置应配置带有缓冲装置的气缸;
1.7底部结构应符合下列要求:
a)集丸漏斗应采用厚度不小于6mm的耐磨钢板制作;
b)地坪钢格栅、耐磨防护板应采用厚度不小于4mm的耐磨材料;
c)设备基础应考虑抗振动、防渗漏,并应符合相关规定;
d)设备周边应设置清理丸料落料口,地坑上应设置防滑格栅。
1.8通风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
a)粉尘排放风管应设置在线检测孔及操作梯子、平台等设施,检测孔的位置、内
径、管长以及平台的位置、面积、防护应符合GB/T16157的相关规定;排风管风
速不应大于14m/s;
b)前处理通风除尘管路设计风速应符合表1给出的数值;
c)管路系统应设置泄爆口、风量调节阀、粉尘清理阀、风量检测孔等设施。泄爆
口位置、尺寸应符合GB/T15605的相关规定;
d)输送粉尘的通风除尘管道应采用金属或防静电材料,当存在铝、镁、钛等金属
或合金粉尘时,应符合GB17269相关规定。
表1前处理通风除尘管路设计风速
1.9除尘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
a)通风除尘系统应采取防止污染物沉积、管道堵塞,粉尘泄漏的措施;
b)除尘器应配置气动三联件、压差计、脉冲阀等元器件,并有防静电措施;
c)除尘器落灰口应设置接灰斗和采取防粉尘泄漏措施;
d)除尘器应配置消防安全装置。
1.10抛(喷)丸器应符合下列要求:
a)抛丸器应符合GB/T32567的相关规定。
b)喷丸器应按GB/T150.3和TSG21的相关规定进行设计、制造、验收和使用。
c)喷丸软管及喷枪应配置消除静电的装置;防静电型喷丸软管的性能应符合HG/T
2192的相关规定。
1.11自动门应符合下列要求:
a)自动门应设置限位开关及限位装置。
b)自动门应设置防止粉尘外溢的密封装置。
c)自动门应安装具有防夹击和防撞击功能的红外或光栅装置。
d)自动门应有防止运行过程中停滞、跳动、颤动及爬行的措施。
1.12照明装置应符合以下要求:
a)喷丸室、清理室、刮腻子室及打磨室内设置照度不小于600lx的照明装置;抛
(喷)丸联合室内设置照度不小于300lx的照明装置。
b)抛(喷)丸联合室内照明灯具设置防止丸料射伤的保护装置。
1.13喷砂机器人应符合以下要求:
a)喷砂机器人本体应抗磨料打击,运动关节应有良好防金属粉尘密封和耐磨防护,
机械臂各轴应安装有可靠载荷感应和过载保护,符合GB11291.2的相关规定。
b)喷砂机器人编程、示教、操控应有急停防碰撞功能,按工艺使用要求顺序启闭。
2化学前处理
2.1酸洗设备内表面应采取防腐措施,如酸洗槽设置在主线时,酸洗场所的建筑物应采
取防腐措施。
2.2除特大件外,前处理设备不应布置在露天处。
2.3高压喷射清洗装置配套的泵、配件及管路系统、除旧漆装置的筒体和橡胶软管等密
封部件,应作密封性试验、承压试验。
2.4有机溶剂前处理作业区应设置可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