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广东省部分名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
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2前4课。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学者认为,周人革新殷商旧制,在当时的时代条件下,比较有效地破解了地域与族群对早期国家治理的限制,这在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发展的演变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佐证上述论断的制度安排是()
A.保障王朝权力继承的世袭制 B.以血缘宗法为基础的分封制
C.强化中央集权的内外服制 D.维护奴隶主利益的井田制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中国)。根据材料概括可知:学者认为西周革新殷商旧制有效解决了地域与族群对早期国家治理的限制,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西周实行了以血缘宗法为基础的分封制,B项正确;夏朝时期王位世袭制建立,并不属于西周的制度创新,排除A项;内外服制度是商朝政治制度,排除C项;井田制并不能加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
2.罗马共和国初期,共有元老100人;到共和国末期,元老的人数达到300人。从表面上看,元老院既无行政权也无立法权。但事实上,元老院的权力很大,因为元老们终身任职,由国家中最有权势的人组成。材料意在说明,罗马共和政体()
A.具有浓厚的贵族寡头特征 B.包含一定的民主政治因素
C.奠定了近代西方共和制基础 D.是封建专制政体的典型体现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跟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罗马。据材料可知,罗马共和国初期,元老院的权力很大,成员可终身任职,他们在政治、军事和宗教事务中拥有巨大影响力,这表明罗马共和政体具有浓厚的贵族寡头特征,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贵族权力较大,而非具有民主因素,排除B项;近代西方共和制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的,与题干无关,排除C项;当时罗马尚未建立封建制度,还处于奴隶社会时期,排除D项。故选A项。
3.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将“公民权利义务”作为正文,并将“人民”作为第二章,置于“国家公权力机关”之前。这一安排体现了南京临时政府()
A.强调国家权力的根本来源
B.践行“以法治国”的政治理念
C.积极维护公民的政治权利
D.对封建思想统治地位的否定
【答案】A
【解析】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京临时政府时期(中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将“公民权利义务”作为正文,并将“人民”作为第二章,置于国家公权力机关之前,这种安排突出了人民在国家中的核心地位,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国家权力来源问题,与“以法治国”政治理念无关,排除B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一设计并不表明南京临时政府在实际中积极维护公民的政治权利,排除C项;南京临时政府这一安排并未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新文化运动才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排除D项。故选A项。
4.两汉时期士人的行为操守、道德才能是乡党舆论关注的重点,而乡闾清议的主要标准也在于家族间的道德行为,特别是“孝”“悌”二事。所以社会对于孝道的履行有严格的要求与热心的鼓励。这一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两汉时期()
A.将儒学作为统治思想 B.政府注重社会教化
C.注重官员的专业素养 D.察举选官制的推行
【答案】D
【解析】
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两汉(中国)。据本题材料“两汉时期士人的行为操守、道德才能是乡党舆论关注的重点,而乡闾清议的主要标准也在于家族间的道德行为,特别是“孝”“悌”二事,尤其是所以社会对于孝道的履行有严格的要求与热心的鼓励”概括得出结论是:两汉时期士人的行为操守、道德才能不仅是乡党舆论关注的重点,也是乡闾清议的主要标准,尤其是“孝”“悌”,这是因为两汉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察举制注重社会对被选举者的舆论评价,察举制的重要标准是“孝”和“悌”等道德行为,D项正确;将儒学作为指导思想与社会重视士人品行没有直接联系,排除A项;社会教化是士人注重操守、道德才能,乡闾清议的主要标准是道德行为的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2025学年甘肃省白银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2025学年甘肃省多校2024—2025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docx
- 2024-2025学年甘肃省多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2025学年甘肃省多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2025学年甘肃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2025学年甘肃省酒泉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
- 2024-2025学年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2025学年甘肃省天水市、临夏回族自治州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2025学年甘肃省天水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2025学年甘肃省武威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