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PPT.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③毒性强,小剂量即可致死易感机体。eg:1mg纯化结晶的肉毒毒素,可杀死2亿只小白鼠。第14页,共4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④选择性强不同细菌产生的外毒素对人体组织器官有选择性的毒害作用,引起不同的病变和临床症状。白喉毒素:对鼻咽部黏膜上皮细胞、外周神经末梢、心肌等有高度亲和性,可抑制靶细胞蛋白质合成,导致白喉、外周神经麻痹和心肌炎。第15页,共4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内毒素概念:存在于某些G-菌细胞壁的最外层,是菌体的结构组成部脂多糖,在生活状态时不释放出来,只有当菌细胞自溶、死亡或用人工的方法(如反复冻融、加热、长时间碾磨、超声波等),使菌体裂解后,才释放出来,故称内毒素。第16页,共4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内毒素endotoxin脂多糖LPS寡糖重复单位核心多糖脂质A外膜主要毒性成份O抗原决定簇脂多糖LPSlipopolysacharide菌体裂解释放化学稳定性不能成为类毒素免疫原性弱第17页,共4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内毒素的特点:⑴毒性低,很少致死。⑵无特异性致病作用对组织器官无选择性。⑶内毒素为类脂—多糖—蛋白质复合物,主要成分是脂多糖(简称LPS),故为易被蛋白酶破坏⑷性质稳定,耐热性强,加热100℃经1h仍不被破坏,必须加热160℃经2~4h,或用强酸、强碱或强氧化剂煮沸30min才失活。⑸抗原性弱,免疫应答不足以中和毒性。⑹内毒素经甲醛处理后不能制成类毒素。第18页,共4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内毒素endotoxin内毒素的生物学作用:发热反应白细胞反应微循环障碍与内毒素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败血症的皮肤表现第19页,共4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外毒素与内毒素性质的主要区别区别要点外毒素内毒素存在部位由活细菌产生而释放或分泌到菌体外为细胞结构成分,菌体溶解后释放细菌种类以G+菌多见以G-菌多见化学组成蛋白质脂多糖理化特性不耐热,不稳定,易受氧化剂破坏耐热,稳定,能被酸水解毒性作用强。对组织器官具有高度特异性症状独特弱。无特异中毒症状抗原性强。剌激产生大量抗弱。甲醛处理制成类毒素不能制成类毒素第20页,共4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侵入数量病原菌要使感染获得成功,除了具有一定的毒力外,还需要足够的数量。

一般情况下,细菌的毒力越强,引起感染所需的菌数就越少;相反则需要的菌量大。宿主免疫力降低时,感染所需的菌量亦随之减少。第21页,共4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侵入门户合适的侵入途径是完成感染的必要条件。

破伤风梭菌:创伤、厌氧微环境

霍乱弧菌:粪-口途径第22页,共4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二节感染概述第23页,共4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感染的概念感染:在一定环境下,病原微生物突破机体的防御功能,侵入机体,与机体间相互作用而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过程称为感染。不是病原体从一个人传给另一个人传染:指病原体从有病的生物体侵入别的生物体,当这些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后,在一定条件下他们会克服集体的防御机能,破坏集体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性,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过程,通常传染是指传染病的病原体可以从一个人经过一定的途径传染给另一个人第24页,共4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感染不一定具有传染性,但传染属于感染范畴。传染病:在感染过程中,当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对机体造成损害或引起生理功能障碍,出现明显临床症状者称为传染病。第25页,共4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外源性感染:感染源来自于宿主体外的称为外源性感染。*患者:大部分感染都是来源于患者*带菌者:健康带菌者恢复期带菌者*带菌动物:有些细菌属人畜共患的病原菌。2、内源性感染:引起感染的病原菌来源于自身。二、感染的来源第26页,共4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感染的结局一是机体免疫力将病原微生物消灭,使传染告终,机体获得痊愈,并遗留有或强或弱、或长或短的免疫力。二是病原菌战胜机体的免疫力,毒害机体,以至造成长期病症,甚至死亡。第27页,共4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

文档评论(0)

xiao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你好,我好,大家好!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40162041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