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4-2025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部分学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2024-2025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部分学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广西壮族自治区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

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1、2。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考古学家在内蒙古自治区察右中旗库伦苏木发现了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该遗址地表上有大量的砍砸器、石磨板、石刀、石斧、石镰、石镞,部分石器比较完整;地表上还有一些贝壳类饰品和陶片。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A.采集经济逐渐消亡 B.先民精神生活丰富

C.出现社会劳动分工 D.氏族内部贫富不均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在该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多种不同用途的石器,这些不同的工具用于不同的劳动环节,这表明当时出现了社会劳动分工,C项正确;多种生产工具的发现不能说明采猎经济逐渐消亡,表述不准确,排除A项;仅凭贝壳类饰品的信息无法得出先民精神生活丰富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墓葬中陪葬品的差异情况,无法直接得出氏族内部贫富不均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C项。

2.下图是两汉时期政府控制的人口变动曲线图。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A.汉初开创户籍制度使户籍人口增长

B.光武中兴使东汉户籍人口达到顶峰

C.社会动荡导致东汉末户籍人口下降

D.两汉时期的总人口呈逐渐下降趋势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两汉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东汉末年,政府控制的人口呈现下降的趋势,这主要是因为东汉末年,社会统治秩序严重瓦解,各路诸侯为了争夺地盘和权力,相互征伐,导致社会动荡不安,C项正确;汉初人口增长主要和统治者休养生息有关,排除A项;?东汉户籍人口达到顶峰的时间是永寿三年,是在东汉桓帝统治时期,排除B项;两汉时期的总人口数量整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波动趋势,排除D项。故选C项。

3.《资治通鉴》记载:“(唐)太宗谓群臣曰‘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并且唐太宗常派御史巡察地方,察民间善恶,以正律法之行。唐太宗此举旨在()

A.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

B.利用律法权威,维护社会秩序

C.树立个人权威,掌控律法裁决

D.彰显民本思想,废除严刑峻法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目的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唐太宗强调“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并且派遣御史巡察地方,确保律法的施行,这体现了他重视律法对于整个社会秩序的维护作用,B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律法的公正施行对社会秩序的维护,没有体现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的意图,排除A项;唐太宗强调律法是天下之法,并非为了树立个人权威掌控律法裁决,而是强调律法的公正性和权威性,排除C项;材料未提及废除严刑峻法,也没有体现仁德治国的理念,排除D项。故选B项。

4.两宋时期,民间田宅买卖需先立草契,然后双方至官府买官契纸誊抄,由官府加印,交纳契税。如不以官本立契、不经印契、不纳税契,一旦被发现,加倍罚收税钱。这表明宋代()

A.百姓的税收负担加重 B.政府严格管理田宅交易

C.交易活动普遍契约化 D.土地兼并得到有效遏制

【答案】B

【解析】

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两宋时期(中国)。据题干及结合所学可知,题干描述了两宋时期田宅买卖需要经过官府加印、缴税等程序,并规定了严格的处罚措施。如果不按规定办理会受到加倍罚税的惩罚,体现了政府对田宅交易的严格监管,B项正确;百姓进行田宅买卖时需要交纳契税,这直接增加了百姓的交易成本,但是政府规范的田宅买卖,使得土地能够在相对公平、公正的环境下流转,实际上是对百姓财产的一种保护,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潜在的负担,排除A项;“普遍契约化”说法错误,题干只涉及田宅的买卖,排除C项;政府规范了土地的流转,并不意味着土地兼并得到了有效遏制,排除D项。故选B项。

5.元朝,南方通过漕运到北方的不仅有粮食,还有食盐、茶叶、各地土产、手工业品及海外贡物。通过对大运河的修治和疏浚,“江淮、湖广、四川及海外诸番土贡粮运,商旅懋迁,毕达京师”。据此可知,元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yez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