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总结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知道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过程和原理。
-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以及RNA也是遗传物质的实例。
2.能力目标
-通过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分析,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让学生体会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方法,如假说-演绎法、对比实验法等,提高科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同科学研究需要不断探索、严谨的态度和丰富的想象力。
-关注生物科学的发展,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教学难点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尤其是转化因子的发现。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如何理解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通过播放一段亲子之间外貌特征相似的视频,提问学生:为什么子女和父母在很多性状上相似?引导学生回答是因为遗传物质的传递。接着提问:遗传物质是什么?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20分钟)
1.肺炎双球菌的特点(5分钟)
-展示肺炎双球菌的图片,介绍两种类型:S型菌和R型菌。
-讲解S型菌有荚膜,菌落光滑,有毒性;R型菌无荚膜,菌落粗糙,无毒性。
-利用动画展示S型菌和R型菌的结构差异,帮助学生理解它们特点的形成原因。
2.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10分钟)
-介绍实验过程:
-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
-将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患败血症死亡。
-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
-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患败血症死亡,从死亡小鼠体内分离出S型活细菌。
-引导学生思考:在第四组实验中,小鼠为什么会死亡?R型菌是如何转化为S型菌的?
-组织学生讨论,然后请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总结格里菲思的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
3.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5分钟)
-介绍艾弗里的实验思路:将S型细菌中的各种物质进行分离,分别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
-展示实验过程:
-分别提取S型细菌的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
-只有加入DNA时,R型细菌才能转化为S型细菌,并且DNA的纯度越高,转化就越有效。
-用DNA酶处理DNA后,R型细菌不能转化为S型细菌。
-总结艾弗里的结论: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即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等其他物质不是遗传物质。
(三)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20分钟)
1.噬菌体的结构和生活方式(5分钟)
-展示噬菌体的结构示意图,介绍噬菌体由蛋白质外壳和DNA核心组成。
-讲解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细菌体内的病毒,它在细菌体内繁殖,利用细菌的物质合成自身的组成成分。
-利用动画展示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让学生有初步的感性认识。
2.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过程(10分钟)
-介绍实验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讲述实验过程:
-用放射性同位素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
-分别用被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
-搅拌、离心,观察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情况。
-展示实验结果: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上清液放射性高,沉淀物放射性低;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上清液放射性低,沉淀物放射性高。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
-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外面,而DNA进入细菌体内。
-在细菌体内,噬菌体利用自己的DNA作为模板,利用细菌的原料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
-总结实验结论: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3.噬菌体侵染细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个学校安全管理制度.docx
- 2020部编九下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docx
- 2020最新安全教育主题开学第一课教案3篇.docx
- 2020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
- 20世纪的艺术大师-马蒂斯教案与反思.docx
- 20个小学折纸教案.docx
- 20年同学聚会活动方案.docx
- 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全新版教案.docx
- 20道路、桥梁工程安全管理规定.docx
- 21天好习惯训练营活动方案.docx
- 地理必修二知识点.pptx
-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名师推荐】.docx
-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考试直接用】.docx
-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网校专用】.docx
-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网校专用】.docx
-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研优卷】.docx
-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基础题】.docx
-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必刷】.docx
-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及1套参考答案.docx
-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突破训练】.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