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东篱把酒黄昏后――李清照词黄昏意象探析.docx

东篱把酒黄昏后――李清照词黄昏意象探析.docx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毕业设计(论文)

PAGE

1-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

题目:

东篱把酒黄昏后――李清照词黄昏意象探析

学号:

姓名:

学院:

专业: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

东篱把酒黄昏后――李清照词黄昏意象探析

摘要:本文以李清照的词作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了“东篱把酒黄昏后”这一意象在李清照词作中的丰富内涵和艺术表现。通过对李清照词作中黄昏意象的梳理和分析,揭示了其与词人情感、人生观和审美情趣的紧密联系。文章首先概述了黄昏意象在古典文学中的传统意义,然后结合李清照的生平经历和词作背景,分析了黄昏意象在李清照词中的具体表现,最后探讨了黄昏意象在李清照词作中的审美价值和文化意义。

李清照是我国宋代著名的女词人,其词作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在李清照的词作中,黄昏意象占据了重要地位,成为其词作中的一个显著特色。黄昏,作为一天中时光的转折点,象征着日落时分、暮色渐浓,具有一种独特的审美意蕴。本文旨在通过对李清照词中黄昏意象的探析,揭示其背后的情感内涵和文化价值,以期为李清照词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一、黄昏意象在古典文学中的传统意义

1.1黄昏意象的起源与演变

(1)黄昏意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早在先秦时期,黄昏便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诗经》中,黄昏常被用来象征离别的哀愁和思念之情。例如,《诗经·邶风·击鼓》中有“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的诗句,通过黄昏这一意象表达了战士对家乡的深切思念。此外,《楚辞》中的屈原也常常借助黄昏意象来抒发自己的忧愁和孤独,如《离骚》中的“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通过黄昏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挣扎。

(2)随着历史的发展,黄昏意象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逐渐增多,其内涵也日益丰富。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夕》中“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一诗,将黄昏时分的凄清、寂静与牛郎织女的传说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宋代以后,黄昏意象在词作中更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李清照的《如梦令》中有“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通过黄昏的雨夜,表达了词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同时,黄昏意象也开始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如苏轼的《赤壁赋》中“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描绘了黄昏时分的壮美景色。

(3)进入近现代,黄昏意象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更加多样化。鲁迅在《祝福》中通过黄昏的景象,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扭曲。同时,黄昏意象在诗歌、小说、戏剧等多种文学体裁中都有所体现,如郭沫若的《女神》中,黄昏成为了一种象征,代表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此外,黄昏意象在现当代文学中的运用,也反映了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的特点。例如,张爱玲在《金锁记》中,通过黄昏的意象,展现了女性在封建礼教束缚下的悲剧命运。总之,黄昏意象在文学史上的演变,不仅反映了人类对自然和生活的认知,也体现了不同时代文学创作的特色。

1.2黄昏意象的象征意义

(1)黄昏意象在文学中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它常常与日落、暮色、夜幕降临等自然现象相联系,暗示着一天即将结束,人生亦如此。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描绘了黄昏时分的壮阔景象,寓意着时间的无限流逝。同时,黄昏也象征着生命的终结,如宋代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以元宵节的热闹景象反衬黄昏的孤寂,表达了人生无常的感慨。

(2)黄昏意象还象征着孤独、寂寞和哀愁。在黄昏时分,人们容易感到孤独和寂寞,因为这一时刻往往与离别、思念等情感相联系。如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无题》中“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通过黄昏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之苦的深切感受。此外,黄昏意象也常被用来象征哀愁,如宋代词人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以黄昏的凄凉景象烘托出词人内心的哀愁。

(3)黄昏意象还具有一定的神秘色彩,常被用来象征命运的无常和人生的变幻莫测。在黄昏时分,天色渐暗,光线昏暗,给人一种朦胧、神秘的感觉。如唐代诗人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中“牛渚西江夜泊船,客行虽云乐,不如早还家。”通过黄昏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黄昏意象也常被用来象征爱情中的不确定性,如宋代词人晏殊的《浣溪沙》中“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以黄昏的景象暗示了爱情的变幻无常。

1.3黄昏意象在古典文学中的表现

(1)黄昏意象在古典文学中的表现是多维度的,它不仅体现在诗歌中,也广泛应用于散文、小说、戏曲等多种文学体裁。在诗歌领域,黄昏意象的表现尤为突出。据统计,在《全唐诗》中,涉及黄昏意象的诗歌约有千余首,其中以唐代

文档评论(0)

177****7360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中专学生

认证主体宁夏三科果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640500MABW4P8P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