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专题20土壤热点问题描述的方法技巧
目录
01题型综述
一、题型介绍
二、命题方向
02解题攻略
一、土壤的组成与成因
二、土壤的观察
三、土壤的养护及保护措施
四、案例分析
03题型进阶
04高考练场
一、题型介绍
高考地理对土壤的考察由来已久,常见的方向是将其作为影响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之一。在近些年的考察中,土壤成因、剖面特征,土壤的物质组成及变化,土壤质地及与土壤与农业的关系等考频较高。要求考生在熟练掌握土壤的形成、成分和结构的前提下,区分土壤的结构,了解土壤的性质及作用,识记我国不同区域的土壤特性及分布,土壤肥力的判断与分析。
二、命题方向
高考中对土壤的考查主要表现为两大主题。
1.基于对土壤成分和结构的理解,分析土壤的特性、成因以及肥力大小的判断;
2.土壤的破坏,具体表现为土壤的退化(风沙侵蚀、流水侵蚀等)和土壤的污染,并寻求对土壤的保护。
一、土壤的组成与成因
1.土壤的组成
组成
特征
作用
关系
矿物质
①是土壤的物质基础,成土母质(风化壳或风化堆积物)风化形成的土壤固体颗粒;
②经风化分解,释放一些养分元素(K、P、Ca、Mg等),供植物吸收
主要成分,土壤中矿物养分的主要来源
①彼此间有密切联系,共同形成了土壤的肥力特性;②肥力高低取决于水、肥、气、热四个因素的协调程度
有机质(腐殖质)
①多集中在表层;
②释放氮,直接影响土壤肥力的形成和发展
最重要成分,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土壤形成发育的主要标志
空气
贮存在土壤孔隙中,具有很大的流动性,使土壤能通气透水,蓄水保温
不可缺少的成分,影响土壤的热量状况
水分
2.土壤的形成因素
形成因素
对土壤的影响
地位
成土母质
岩石的风化产物称为成土母质,成土母质决定了土壤矿物质成分和养分状况,影响土壤的质地
是土壤发育的物质基础
生物
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制造者和分解者。生物残体为土壤提供有机质。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为腐殖质。植物可把分散在成土母质、水和大气中的营养元素选择性地加以吸收,储存在生物体内,并随生物残体的分解释放到土壤表层。这种生物循环不断进行,使营养元素在土壤表层富集。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综合作用,加快岩石风化和土壤形成的过程,改善成土母质的性状,促进土壤矿物质颗粒团聚
影响土壤发育的最基本、最活跃的因素
气候
岩石风化的强度和速度与温度、降水量呈正相关,因此,湿热地区的土壤形成速度比干冷地区快得多。与干冷地区相比,湿热地区土壤化学风化作用和淋溶作用强,土壤黏粒比重高。冷湿环境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积累,而干旱、高温地区土壤有机质积累少。总体而言,气候的分布规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控制了土壤的分布规律
影响土壤发育的重要因素
地貌
地貌对土壤发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由于水热条件的不同,山顶与山麓、阳坡与阴坡、迎风坡与背风坡的土壤发育不同;从山顶到低平洼地,成土母质的颗粒存在由粗到细的变化规律,依次分布着砾质土、砂土、壤土和黏土
影响土壤发育的因素之一
时间
土壤发育的时间越长,土壤层越厚,土层分化越明显
影响土壤发育的因素之一
3.土壤的形成过程
二、土壤的观察
1.土壤颜色:
土壤
特征
红壤
颜色发红、质地黏重、有机质含量低
黄土
发黄、多孔隙、直立性好
黑土
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
紫色土
一般含碳酸钙,呈中性或微碱性。有机质含量低,磷、钾丰富。由于紫色土母岩疏松,易于崩解,矿质养分含量丰富,肥力较高
2.土壤质地:
土壤
成分
性能
判断方法
砂土
以砂粒占优势
大孔腺多、毛细管孔隙少,通气、透水性强,保水、蓄水性能弱,而且有机质易分解,保肥性能弱,但易耕作
用食指和拇指搓捏时有砂砾的感觉,干时有沙沙声,湿时无可塑性
黏土
以黏粒占优势
通气、透水性差,蓄水、保水性能强,而且有机质分解缓慢,易积累,保肥性能好,但质地黏重,不易耕作
搓时有细腻感,可见到光泽面,千时细土可进入指纹,湿时可塑性强
壤土
所含的砂粒、粉粒、黏粒的比例适中
兼有砂土和黏土的优点,不仅通气、透水性能良好,而且蓄水、保肥性能强,是农业生产理想的土壤质地
除了砂土和黏土类的可以粗略归为壤土类
3.土壤剖面构造
有机层
以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机质为主
腐殖质层
腐殖质积累,颜色深,呈灰黑色或黑色
淋溶层
由于溶解于水的矿物质随水的下渗向下运移,本层矿物质淋失,颜色较浅
淀积层
上层土壤淋失的物质在此沉淀、积累,质地黏重、紧实,呈棕色或红棕色
母质层
疏松的风化碎屑物质
母岩层
坚硬的岩石
自然土壤经过人为耕种就变成耕作土壤。耕作土壤剖面一般分为耕作层、犁底层和自然土层。
三、土壤的养护及保护措施
1.土壤墒情
土壤墒情是指土壤中水分含量的状态。良好的土壤墒情对于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具有重要意义。足够的土壤水分能够满足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分,提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专题12 高中地理综合题答题策略-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专练(新高考通用)(解析版).docx
- 专题02 选择题题型归纳及解题技巧-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专练(新高考通用)(原卷版).docx
- 专题12 高中地理综合题答题策略-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专练(新高考通用)(原卷版).docx
- 专题13 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征描述-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专练(新高考通用)(解析版).docx
- 专题13 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征描述-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专练(新高考通用)(原卷版).docx
- 专题14 地质地貌格局和演化过程及其影响的描述-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专练(新高考通用)(解析版).docx
- 专题14 地质地貌格局和演化过程及其影响的描述-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专练(新高考通用)(原卷版).docx
- 专题19 生物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分析描述-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专练(新高考通用)(解析版).docx
- 专题19 生物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分析描述-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专练(新高考通用)(原卷版).docx
- 专题20 土壤热点问题描述的方法技巧-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专练(新高考通用)(解析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