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T/CZBXBZ028—2024
紫花风铃木栽培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紫花风铃木[Handroanthuschrysanthus(Jacq.)S.0.Grose)]的苗木培育、苗木出圃、栽植
管理、养护管理、有害生物防治和档案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紫花风铃木的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772林木种子检验规程
GB/T6001育苗技术规程
DB44/T268城市绿地养护技术规范
DB44/T269城市绿地养护质量标准
GY/T1000容器育苗技术
CJ/T23城市园林苗圃育苗技术规程
CJJ82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3苗木培育
3.1种子
3.1.1采收
选择树龄5a~20a、生长发良好、无病虫害的优株为采种母树。果荚由绿转变为黄褐色时及时采摘。
采种期为每年5月~6月。
3.1.2取种
果荚采集后宜在背风处晾晒,待果荚自然开裂后抖出种子,去除杂质后密封保存。
3.1.3贮藏
种子不耐贮藏,宜随采随播,常温下贮藏不宜超过45d,4℃低温贮藏不宜超过6个月。
3.1.4质量
1
T/CZBXBZ028—2024
紫花风铃木种子千粒重宜为15g~20g,种子含水率宜为6.5%~7.5%。新鲜种子的种皮薄膜状紧贴
于淡灰白色胚胎。新鲜种子发芽率为65%~75%。种子检验按GB2772执行。
3.2芽苗培育
3.2.1苗床整地
苗床整地按LY/T1000执行。
3.2.2播种
将种子用70%甲基硫菌灵1000倍溶液浸泡1h,晾干表面水分后均匀散播于芽苗床,密度为4000粒
/㎡,播种后用细沙或轻质松软营养土覆盖,厚度以盖过种子1.5cm~2.5cm为宜。
3.2.3播后管理
播后喷淋1次透水,盖薄膜防雨水冲刷。播种后约7d可发芽,幼苗出土后合理控制幼苗密度,及时
疏除苗床中过弱、过密的芽苗,使芽苗分布均匀,密度100±15株/㎡为宜。
3.3容器苗培育
3.3.1容器与基质
容器规格7cm×12cm。基质配制按LY/T1000执行。
3.3.2芽苗移栽
芽苗长出5片以上真叶,主干地径≥0.3cm;或苗高6cm~12cm时,将裸根芽苗移栽于育苗容器中
靠近于中心位置。移栽方法按LY/T1000执行。
3.3.3苗期管理
3.3.3.1水肥管理
移栽后的前7d内,除阴雨天土壤比较湿润外,每天早晚各淋透水1次,水量以容器底部渗出为宜。
移栽7d后,每天16:00后淋透水1次。移栽30d后,进行追肥催苗,每月施用1次~2次0.1%浓度的
复合肥溶液。
3.3.3.2光照管理
移栽后的前15d内用遮光率50%~70%的遮阳网遮光培育,15d后置于全光照条件下培育。
3.3.3.3炼苗
移栽后每隔2个月移动容器苗1次,促进根系在容器内的生长,防止穿根。
3.4大苗培育
3.4.1圃地管理
圃地土质中性至微酸性、土壤疏松肥沃、排水灌溉条件良好。种植前进行深耕除草,若采用除草剂
除草,其种类和使用方法按GB/T6001执行。
2
T/CZBXBZ028—2024
圃地除草后翻耕深度30cm~40cm,打碎土块,移除杂物,耙平起床做沟,苗床宽度1m,沟宽0.5
m。于苗床中央开挖种植穴,株行距1.5m×1.5m,穴规格40cm×40cm×30cm。种植穴施足基肥,每
穴放过磷酸钙0.5kg,复合肥2kg,和泥土拌匀。
3.4.2移栽管理
移栽时间:宜选择在花期之后,新梢抽出之前,以3月~4月为宜。
移栽方法:去除小苗容器,保持土球完整,栽植深度以将根颈部埋入土中5cm为宜。移栽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