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四章天气与气候;学科素养
■区域认知能够在地图上认识世界降水空间分布情况。
■综合思维
通过对降水分布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人地协调观
认识降水对地球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强化环保意识。
■地理实践力
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理解降水现象,关注家乡降水的特点。;e7d195523061f1c0d318120d6aeaf1b6ccceb6ba3da59c0775C5DE19DDDEBC09ED96DBD9900D9848D623ECAD1D4904B78047D0015C22C8BE97228BE8B5BFF08FE7A3AE04126DA07312A96C0F69F9BAB7D05F05E8038A538D05762A9279AAA60CA56AA3091F65D7611FAB1620C950298EE7222C3E82825D44B6EFFF22DFDE5B8C945CAB9D6D69366C;请同学们猜两个谜语:
(1)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打一自然现象)
(2)白色花,无人栽,一夜北风遍地开。无根无枝又无叶,此
花原从天上来。(打一自然现象);图片导入;1.请看雨、雪、冰雹的天气状况图片,说出图示天气的名称,总结降水的概念。;2.联系生活实际,思考:我们生活的地区有哪些降水形式?主要的降水形式是什么?;3.请看霜、雾的图片,辨识雾和霜冻的天气符号,辨析它们是否属于降水。;4.请看雨量器和配套量筒图(课本图4.17)和关于降水量大小的讨论图(课本图4.18),回答问题:用什么测量降水量?降水量的单位又是什么?;5.完成课本第81页的活动题,根据所给材料,完成该地各月降水量柱状图。;6.请看降水季节变化的地区差异图(课本图4.19),回答以下问题:
(1)各月降水分配均匀吗?
(2)哪几个月降水比较多?主要集中在什么季节?
(3)哪几个月降水比较少?主要集中在什么季节?;总结:
第一步:看“差值”,说“变化”:看降水量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描述该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如:甲地各月降水量比较均匀,降水量的季节变化较小;乙地6—9月的降水量较多,10月至次年5月的降水较少,降水量的季节差异很大。如果乙地位于北半球,则属于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
第二步:看“极值”,对“月份”:读取降水量最大值、最小值及其最值出现的月份。如:乙地8月降水量最多,约为290毫米;3月降水量最少,约为1毫米。
第三步:看“数量”,说“多少”:月降水量超过100毫米,称为多雨;月降水量在50~100毫米,称为湿润。月降水量在20~50毫米间,称为少雨;月降水量低于25毫米,称为干燥;因而根据降水量柱状图表示:甲地是全年湿润的,乙地(假设在北半球)是夏季多雨,冬季干燥。;请看五个城市降水量柱状图(如下图),归纳降水季节特点。;总结
新加坡全年多雨;北京夏季多雨,冬季干燥;伦敦终年湿润;罗马夏季少雨,冬季多雨;开罗全年干燥。基于世界各地依据降水的季节变化特征,可将降水的变化分为全年多雨型、全年少雨型、夏季多雨型、冬季多雨型、全年湿润型。;1.请看等降水量线图,阅读课本第82页内容,回顾等高线、等温线相关知识,找出等降水量线的概念。;2.请看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课本图4.21),将学生按座位分成几个小组,采用“察言观色”的方式进行读图,并思考讨论问题:
(1)赤道附近地区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上?两极地区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下?;(2)比较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和大陆西岸的年降水量。
(3)以亚欧大陆为例,比较中纬度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的年降水量。;总结:
(1)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因为赤道地区气候炎热,蒸发量大,降水量也大,而两极地区气温低,蒸发量小,降水量也小。所以这种特点的形成与纬度位置有关。
(2)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因为沿海地区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比较大,降水会更多,所以这种特点的形成与海陆位置有关。;3.如图是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课本图4.21),请找出世界“雨极”和“干极”分别是哪里。;;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用心关注孩子,用心接纳孩子,用心体会孩子。;用心关注孩子,用心接纳孩子,用心体会孩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年秋新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1.2.2 5以内的加法.pptx
- 2024年秋季学期新粤沪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 第二章 2.2 音调.pptx
- 2024年新人教PEP版英语三年级上册课件 Unit 3 Amazing animals Part A Lets talk & Do a survey.pptx
- 2024年新人教PEP版英语三年级上册 Unit 3 Amazing animals Part A Lets talk & Do a survey 教学课件.pptx
- 2024年秋新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1.2.2 5以内的加法 教学课件.pptx
- 2024年秋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课件 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pptx
- 2024秋新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课件 第五单元 认识11~19 第1课时 11~19数的组成.pptx
- 2024年秋新湘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3.7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pptx
- 2024秋新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第五单元 认识11~19 第1课时 11~19数的组成.pptx
- 2024秋新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课件 3.4 平面图形.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