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古诗鉴赏表达技巧练习题(混答)Word版.pdf

古诗鉴赏表达技巧练习题(混答)Word版.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播优秀Word版文档,希望对您有帮助,可双击去除!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以下题目。

岁暮①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②雪岭:

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

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⑴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边境发生战争,时局艰危,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岁末暮年,漂泊异乡,政治上被冷落,

孤独寂寞;诗人崇高的责任感、强烈的爱国感情与其艰难的处境,报国愿望难以实现形成

巨大反差。

【解析】本题在鉴赏过程中,不但要细读本诗,了解诗人境遇、主观志向,明确注释

中点明时局背景,还要做到知人论世,根据平时所学习的杜甫的诗歌,了解杜甫的终生志

向,然后进行综合思考,才能不遗漏要点。

⑵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借代,如“烟尘”代边境战争;与后文“鼓角”相应,从视角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

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用典,如,“请缨”,典出《汉书.终军传》;在诗句中暗示

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

【解析】本题中的修辞手法还有“对偶”;还有“双关”手法,如“岁暮”表面指的

是时序岁末,深层指作者已进入人生暮年,还指唐帝国由盛而衰进入风雨飘摇的晚唐。描

写手法中有虚实结合,如“边偶还用兵,烟尘犯雪岭”“朝廷谁请缨”是作者的想象,是

虚写;“鼓角动江城。天地日流血”是眼下情景,是实写。表现手法中有对比,如朝廷之

臣无人请缨与江湖之士的作者“敢爱死”对比;作者高远的心志与报国无门对比;“济时

敢爱死?寂寞壮心惊”,自己的言行反差的对比;“鼓角动江城”暗含战争前后对比;诗歌

开头“远为客”与结尾“寂寞壮心惊”思想感情对比,等等。

二、阅读下面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落日怅望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传播优秀Word版文档,希望对您有帮助,可双击去除!

⑴请赏析“千里片时间”一句的妙处。

此句用夸张手法,写出云、鸟的飞行之速,反衬下文自己久留不得归还的惆怅之情(或:

又与下文自己久留不得归还形成对比)。

⑵沈德潜评此诗云:“意格俱好,在晚唐中可云轩鹤立鸡群矣。”这里所说的“意”

是指诗的思想感情,所谓“格”,主要是指谋篇布局方面的艺术技巧。如果不管格律,把

此诗次序稍作颠倒,即成下面这首诗:“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微阳下乔木,远烧入

秋山。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比较改动后的诗与原诗在

谋篇布局上各自的特点及效果。

改动后的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虽然是抒情诗的通常写法,但景与情是游离的。

原诗采取情景分写的写法,两句景两句情相间写来:先是落日前云去鸟飞的景象勾起乡念,

继而是夕阳下山回光返照的情景唤起作者内心深处的感时伤逝的迟暮之惊。上下联之间联

系紧密,衔接自然,景与情十分交融,全诗浑然一体。

三、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秋波媚陆游

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①,望长安南山。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②烟柳,曲江③池馆,应待人来。

【注】①高兴亭,在南郑(南郑地处南宋抗金前线,当时陆游在南郑)西北,正对南

山。②霸桥,在长安东。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③曲江:池名,池边有亭台楼阁,

是长安著名的风景区。

⑴开篇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开篇两句渲染了秋日里边地紧张的战争气氛,哀怨的号角声与烽火的光焰交织

文档评论(0)

霞光满天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