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18终端级流量智能预测及辅助排序系统民航湖北空管分局
目录1研发背景与目的2研发历程3系统架构4技术创新与系统优势5系统界面展示6性能测试、用户体验与改进方向7致谢
PART1研发背景和目的研发背景、研发目的、系统设计目标
1研发背景各省会城市枢纽机场新航站楼,双跑道投入使用,使得区域、终端管制区飞行流量快速增长。流量的大幅增长和流量分布不均形成的容流“瓶颈”会导致航班延误、飞行冲突等问题。全国流量管理系统(ATOM)关注全国空域整体流量分布,着眼于战略与预战术管理,缺少对中低空及终端管制区战术管理进行针对性开发应用。
2研发目的为缓解各终端级区域飞行流量快速增长所带来的空域拥挤问题、降低航班延误、提高正常性、促进飞行安全,更加科学地实施战术流量管理提供决策依据。与民航局空管局推行的ATOM系统相配合,有针对性的研发适用于中低空及终端区战术流量管理工具,探索中低空及终端管制区流量管理方式。探索易于管制员操作和灵活把握的进场排序策略。
设计目标是开发和完善终端级流量智能预测及辅助排序系统管理工具,初步满足中低空及终端区实施战术流量管理的需求。系统设计目标3Object01Object02Object03实现对各类报文的处理,提取报文航班关键信息。实现对主备用自动化系统综合航迹信息的处理,将航班和航迹动态关联,提取雷达信号中航班关键信息。实现对航班信息的综合处理,形成四维航迹信息输出,构建完整的航班信息生命周期数据库。
实现对空中交通态势的实时监测,准确显示实时管制工作负荷、空中交通流量,并结合扇区瞬时容量预警线提供流量超量告警功能。实现对天河机场、进近、区调各扇区、航路、航段、航路点的流量统计,并直观显示是否超过容量限制。实现对各扇区短期流量进行精准预测,并对流量超容量时段和超量情况进行准确预警。实现对未来一段时间的空中交通流量进行预测,为战术流量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实现非持续繁忙空中流量的尾随间隔策略,为管制员提供辅助决策依据。系统设计目标3Object04Object05Object06Object07
PART2研发历程开发团队简介、开发方案、研发过程、理论研究和系统开发方案、研发侧重点
刘军:基础数据的采集、一线流量管理工作经验刘荣、刘虎:硬件架构及支持刘涛全面的技术支持张海天管理团队、掌控研发进度、上下组织协调王维:报文处理、系统正常运行监测系统朱艳美、刘涛:雷达信号的解码与输出、综合航迹融合潘彭刚:飞行计划编辑张海天:流量管理统计、监测、预测、MIT工具、终端界面的开发民航湖北空管分局从管制、技保、气象召集8名青年业务骨干组成研发小组。开发团队简介
项目负责人:张海天(36岁)武汉大学凝聚态物理学专业博士学位,管制运行部技术业务室副主任,民航拔尖科技人才候选人,对战术级流量管理有较深研究和10年程序开发经验,在国内外学术杂志发表空管类论文20余篇。技术总监:刘涛(42岁)中国民航大学交通运输专业硕士学位,进近管制室领班主任,曾主持和参与过雷达/程序模拟机、自动化系统解码、ADS-B终端显示系统的研发工作,空管界的绝对技术大拿。项目组成员:王维(30岁)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交通运输专业本科,进近管制室教员。湖北空管培养的新一代科技研发人才,流量系统底层架构的中坚力量。开发团队简介
项目组成员:朱艳美(女、30岁)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交通运输专业本科,进近管制室教员。项目组成员:潘彭刚(31岁)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本科,气象台预报室预报员,利用业余时间长期从事气象专业的科技项目研发工作。技术总监:刘荣(30岁)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技术保障部终端室工程师。项目组成员:刘虎(30岁)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本科,技术保障部终端室工程师。项目组成员:刘军(28岁)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交通运输专业本科,区域管制室管制员。开发团队简介
TEXT
2014.112015.4.202016.12016.42016.42016.7成立流量系统研发小组,外出考察、调研需求完成中低空、终端区流量管理子系统的代码编写编写使用手册,由各科室试用征求意见,调试系统BUG项目立项流量管理系统项目正式启动完成空域态势监视子系统、航班流量统计子系统、航班信息处理子系统的代码编写流量管理系统在管制现场安装调试,并投入试运行至2017.12研发过程2次考察调研--广州、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