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红托竹荪栽培技术规程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项目来源:《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办公厅关于下达2023年度供销合作社归口标准体系与行业品牌建设项目计划的通知》(供销厅科社〔2023〕60号),计划编号:2023GH-ZD-30。
(二)起草单位、协作单位
起草单位: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
协作单位:云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研究院、。
(三)主要起草人及任务分工
表1主要起草人及任务分工
姓名
性别
职务/职称
工作单位
任务分工
(四)主要起草过程
(一)成立起草小组
2023年10月,成立标准起草组,起草组成员主要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云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研究院选派专业人员组成标准起草小组,并按标准内容制定工作计划,并进行人员分工、任务分配。
(二)收集资料及调研
通过查询国家标准文献共享服务平台和食品伙伴网,国内有关红托竹荪的标准有12项,国内行业标准(1)、地方标准(6)、团体标准(5)。经检索,在干品分级、检验、包装贮存等方面,有1项行业标准涉及到红托竹荪;我国现行标准中与红托竹荪生产相关的有4项(DB5206/T187-2024林下红托竹荪栽培技术规程、DB52/T1815-2024红托竹荪液体菌种生产技术规程、DB52/T1441—2019红托竹荪菌棒生产技术规程、DB52/T1438—2019红托竹荪菌棒林下栽培技术规程),但多局限在菌种和菌棒生产以及林下畦床栽培模式,且该地标未全面涵盖现有的多种栽培模式和技术,管理技术等众多指标不明确,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一定的局限性。其余标准虽然涉及到栽培,但主要针对红托竹荪的近缘种棘托竹荪、长裙竹荪、超短裙竹荪及冬荪。国外对红托竹荪栽培的相关研究报道较少。
项目组人员常年致力于食用菌相关工作,近年来到全国红托竹荪主产区调研,分别到红托竹荪主要企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基地了解红托竹荪栽培情况。逐步掌握了全国红托竹荪菌种生产方式和栽培模式。结合前期所收集到的资料、调研掌握信息及标准起草单位、合作单位的试验验证确定《红托竹荪栽培技术规程》标准中的适用范围和栽培技术要求。
(三)标准起草
在调研验证的基础上,根据标准制定的依据,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要求,起草《红托竹荪栽培技术规程》地方标准,形成工作组讨论稿。
组织起草组成员针对讨论稿进行多次认真讨论、征求意见,不断修改完善标准内容。
(四)形成征求意见稿
2025年1月~2025年3月,标准起草小组组织红托竹荪生产、标准使用人员及起草组人员对讨论稿进行多次讨论、修改后,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
(五)征求意见及送审
2025年4月,征求意见稿发送到标准起草组将标准征求意见稿发往xxxxxxxxxxxxxxxxxxxxx等多家单位征求意见。汇总并处理反馈意见和建议,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修改,形成标准送审稿。
(六)技术审查及报批
2025年X月X日,组织召开标准技术审查会议。
二、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
红托竹荪(Phallusrubrovolvatus),又称竹参、竹花,隶属于鬼笔科(Phallaceae)、鬼笔属(Phallus),是一种珍稀名贵的食(药)用菌,富含人体所需的氨基酸、矿质元素、维生素、膳食纤维,还兼具多种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肿瘤、免疫调节、保护酒精肝损伤等,是民间滋补珍品,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开发前景广阔。
近年来随着红托竹荪市场需求越来越大,价格稳中有增,栽培效益显著,红托竹荪已成为众多企业、合作社及菇农选择栽培的重要品种之一。我国是世界上栽培和食用竹荪最早的国家,竹荪驯化栽培已有将近40年的历史。目前,主要栽培物种为红托竹荪(P.
rubrovolvatus)、长裙竹荪(P.indusiatus)、棘托竹荪(P.echinovolvatus),其中红托竹荪是竹荪属中经济价值最高的品种,鲜菇市场价格60~120元/kg,栽培投入产出比高。据中国食用菌协会统计,2022年国内竹荪总产量约为28万吨,与大宗食用菌如香菇(Lentinulaedodes)、糙皮侧耳(Pleurotusostreatus)、黑木耳(Auriculariaheimuer)、金针菇(Flammulinafiliformis)等相比,竹荪年产量、产值均较低,现有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红托竹荪在中国贵州、云南、安徽、广西、四川等地均有栽培,特别是反季节栽培生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胸、上腹部和盆腔CT图谱.ppt
- 达风21TD 31TD车铣复合数控系统用户手册4.pdf
- 《兰亭集序》(原文带拼音+全文翻译、注释、写作背景).pdf VIP
- 2025年“T8八省联考”语文试题评析及高考备考策略 课件.pptx
- 中考道德与法治7-9年级知识点复习提纲.pdf
- 备考资料中考生物复习提纲:认识生物.docx
- 哈弗-哈弗H8-产品使用说明书-哈弗H8-2017款 2.0T 8AT 四驱 悦享型-CC6480TM62-哈弗H8-使用说明书-红标-中文-18-17.05-01Z1.pdf
- 铜仁市第十二中学2021年中考备考复习方案.docx VIP
- 场平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
- 青岛版科学二年级下册《多样的天气》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