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
大豆油
1范围
本文件界定了大豆油的术语和定义,规定了大豆油的分类、基本组成和主要物理参数、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包装、储存、运输和销售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成品大豆油和大豆原油商品。大豆原油的质量指标仅适用于大豆原油的贸易。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5009.37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5009.16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脂肪酸的测定
GB5009.22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过氧化值的测定
GB5009.22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酸价的测定
GB5009.23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动植物油脂水分及挥发物的测定
GB5009.2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溶剂残留量测定
GB/T5524动植物油脂扦样
GB/T5525植物油脂透明度、气味、滋味鉴定法
GB/T5526动植物油脂相对密度的测定
GB/T5531粮油检验植物油脂加热试验
GB/T5533粮油检验植物油脂含皂量的测定
GB/T15688动植物油脂不溶性杂质含量的测定
GB/T17374食用植物油销售包装
GB/T20795植物油脂烟点测定
GB/T25223动植物油脂甾醇组成和甾醇总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GB/T26635动植物油脂生育酚及生育三烯酚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30354食用植物油散装运输规范
GB/T35877粮油检验动植物油脂冷冻试验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大豆原油crudesoyabeanoil
3
采用大豆制取的,不能直接供人食用的油品。
注:又称大豆毛油。
3.2
成品大豆油finishedproductofsoyabeanoil
大豆原油经加工处理后供人食用的油品。3.3
相对密度relativedensity
20℃大豆油的质量与同体积20℃蒸馏水的质量之比值。3.4
脂肪酸fattyacid
脂肪族一元羧酸的总称,通式为R-COOH。3.5
色泽colour
油脂本身带有的颜色。主要来自于油料中的油溶性色素。3.6
透明度transparency
油脂可透过光线的程度。
3.7
水分及挥发物含量moistureandvolatilemattercontent在一定温度条件下,油脂中所含的微量水分和挥发物。
3.8
不溶性杂质含量insolubleimpuritycontent
油脂中不溶于石油醚等有机溶剂的物质。3.9
酸价acidvalue
中和1克油脂中所含游离脂肪酸需要的氢氧化钾毫克数。
3.10
过氧化值peroxidevalue
4
过氧化物相当于碘的质量分数。
3.11
溶剂残留量residualsolventcontentinoil
1千克油脂中残留的溶剂毫克数。
3.12
含皂量saponifiedmattercontent
油脂中皂化物的含量(以油酸钠计)。
3.13
加热试验heatingtest
油样加热至280℃时,观察有无析出物和油色变化情况。
3.14
冷冻试验coldtest
油样置于0℃恒温条件下保持一定的时间,观察其澄清度。
3.15
烟点smokingpoint
油样加热至开始连续发蓝烟时的温度。
4分类
大豆油分为大豆原油和成品大豆油两类。
5基本组成和主要物理参数
大豆油的基本组成和主要物理参数见表1。大豆原油中微量营养成分声称指标见附录A。这些组成和参数表示了大豆油的基本特性,当被用于真实性判定时,仅作参考使用。
表1大豆油基本组成和主要物理参数
项目
指标
相对密度/(d)
0.919~0.925
脂肪酸组成/(%)
月桂酸(C12:0)
≤0.1
豆蔻酸(C14:0)
≤0.2
棕榈酸(C16:0)
8.0~13.5
棕榈油酸(C16:1)
≤0.2
5
十七烷酸(C17:0)
≤0.2
十七碳一烯酸(C17:1)
≤0.1
硬脂酸(C18:0)
2.0~5.4
油酸(C18:1)
15.5~30.0
亚油酸(C18:2)
48.0~59.0
亚麻酸(C18:3)
4.2~13.0
花生酸(C20:0)
0.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