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元代海上丝绸之路变迁.pdf

元代海上丝绸之路变迁.pdf

此“经济”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元元代代海海上上丝丝绸绸之之路路的的变变迁迁及及其其历历史史影影响响

引言

元代(1271–1368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海陆复型帝国时期。作为蒙古帝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元朝在继承唐宋海上

丝绸之路遗产的基础上,通过军事扩张、制度创新和文化融,将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推向新的高度。这一时期的海上丝绸之

路不仅成为欧亚经济交流的主动脉,更深刻地影响了东西方文明的互动格局。本文将从元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主要航

线、贸易内容、管理制度、文化影响及变迁原因等方面展开分析,探讨其在中国海洋史上的独特地位。

一一、、元元代代海海上上丝丝绸绸之之路路的的历历史史背背景景

1.蒙蒙古古帝帝国国的的全全球球视视野野

元朝建立者忽必烈汗继承蒙古帝国的扩张传统,其统治下的元朝成为横跨欧亚的超级帝国。蒙古人在陆上打通了从黑海到朝鲜

半岛的商路(即“草原丝绸之路”),而海上丝绸之路则成为连接东亚与印度洋、波斯湾的重要补充。这种海陆并行的贸易网

络,使得元朝能够通过泉州、广州等港口将中国的商品直接输往西亚、东非甚至欧洲。

2.唐唐宋宋遗遗产产的的继继承承与与突突破破

元朝继承了宋代发达的造船技术和航海经验。南宋时期,中国海船已能载重200吨以上,并普遍使用水密隔舱、尾舵和指南

针。元朝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进船舶设计,泉州出土的元代海船残骸显示其载重量可达400吨,远超同时期欧洲船只。此外,

元朝还吸收了阿拉伯人的星象导航技术,形成了综性的航海知识体系。

3.政政策策导导向向的的转转变变

与宋代“重商轻农”的政策不同,元朝采取了更为积极的海洋政策。忽必烈于1286年颁布《市舶则法》,明确规定“凡商贾市

舶,皆得通行”,并设立专门机构管理海外贸易。这种政策转变源于蒙古贵族对奢侈品的高度需求,以及通过贸易获取白银补

充财政的迫切性。

二二、、海海上上丝丝绸绸之之路路的的主主要要航航线线与与贸贸易易网网络络

1.东东方方航航线线体体系系

元代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三大核心航线:

东海航线:连接宁波、庆元(今宁波)与日本博多、高丽开京,主要运输丝绸、瓷器与日本刀剑、硫磺。

南海主线:以泉州为起点,经占城(今越南)、三佛齐(苏门答腊)至印度半岛,这是香料、宝石贸易的主通道。

西洋航线:延伸至波斯湾的忽鲁谟斯(今霍尔木兹)、东非的摩加迪沙,马可·波罗记载元朝商船曾抵达马达加斯加岛。

2.港港口口体体系系的的扩扩张张

元朝在沿海设立了7个市舶司(泉州、广州、庆元、上海、澉浦、温州、杭州),其中泉州港的贸易量占全国总量的40%以

上。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描述泉州港“帆樯如林,货积如山”,每日进出商船超过百艘。广州则因毗邻东南亚,成为香料集

散中心,元人周达观在《真腊风土记》中记载,广州港堆积的胡椒“香闻十里”。

3.贸贸易易商商品品的的多多元元化化

出口商品以瓷器、丝绸、铜钱为主,景德镇青花瓷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远销中东,伊朗阿德比尔神庙现存元青花瓷达1162件。

进口商品则包括:

奢侈品:阿拉伯马、珍珠、犀角(主要来自东非)

战略物资:日本硫磺、占城稻种

宗教物品:佛经(从斯里兰卡输入)、伊斯兰教典籍

三三、、元元代代海海上上丝丝绸绸之之路路的的管管理理制制度度

1.市市舶舶司司制制度度的的完完善善

元朝将宋代“抽解”(关税)比例从10%提高到15%-30%,但对香料等高价商品实行“双抽制”——进口抽解15%,再出口另抽

30%。这种阶梯税率刺激了转口贸易,泉州成为印度胡椒输往朝鲜的中转站。至元三十年(1293年)修订的《市舶则例》22

条,首次以法典形式规范了海外贸易。

2.官官本本船船制制度度的的创创新新

元朝实行“官本船”政策,即政府出资造船,招募商人经营,利润按“官七商三”分成。这种公私营模式在至大四年(1311年)

达到顶峰,当年派出官船300余艘。但后期因官员腐败,出现“私货充公船”的弊端。

3.宗宗教教管管理理的的特特殊殊性性

元朝对穆斯林商人实行“斡脱”制度,允许其组建商业行会自治。泉州发现的元代阿拉伯文碑刻显示,当地设有“穆斯林市舶

司”,由阿拉伯人担任“市舶提举”。这种包容政策吸引了大量波斯、阿拉伯商人定居中国沿海。

四四、、海海上上丝丝绸绸之之路路的的文文化化影影响响

1.技技术术传传播播与与知知识识革革命命

中国火药技术经海路传入印度,德里苏丹国在14世纪开始使用火器。

波斯天文学家扎马鲁丁将阿拉伯星盘带到元大都,郭守敬在此基础上改进天文仪器。

青花瓷的钴料(苏麻离青)来自波斯,促成釉下彩技术的突破。

2.宗宗教教艺艺术术的的融融

泉州清净寺门楼的“飞天”浮雕融佛教飞天与伊斯兰藤蔓纹

文档评论(0)

eure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