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4.1走向生态文明课件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三.pptx

4.1走向生态文明课件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三.ppt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1走向生态文明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美好未来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

课标要求学习目标区域认知:运用图文资料,说明人类走向生态文明的过程;综合思维:解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资源与环境安全观的内涵;人地协调观:举例说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化的途径;地理实践力:联系实际,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资源与环境安全观。举例说明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的关系。

新课导入道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道德经》“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儒家:“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荀子《天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孟子?梁惠王上》农家:“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贾思勰《齐民要术》法家:“春政不禁则百长不生,夏政不禁则五谷不成。”——管仲思考:上述诸子百家论述的主题是什么?有什么共同点?

人地和谐强调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资源的重要性,体现了古代朴素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对人地关系已有了朴素的科学认识。人地关系概念:是指人类社会和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特点:人类社会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译文:只要不违背农时,那粮食就吃不完;密孔的渔网不入池塘,那鱼鳖水产就吃不完;砍伐林木有定时,那木材便用不尽。

探究一: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过程阅读课本P94~95相关内容,了解不同文明发展阶段的人地关系特点,并总结影响人地关系演变的主要因素。时期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生产力水平社会文明程度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主导产业资源基础环境问题人地关系水平低,发展缓慢依附自然自然植物、动物采集、狩猎对自然破坏较小且发生在局地低改造环境能力微弱半依附自然作物、驯化动物、土壤、气候种植、养殖对自然的破坏有限,出现区域性生态危机改造环境能力提升大幅提升相对提升较大提高空前提升工业、现代农业、服务业矿产资源对自然资源掠夺式开发,在全球尺度上改变自然环境征服自然利用改造自然能力空前增强

原始社会:崇拜自然工业社会:征服自然农业社会:改造自然人地关系的演变,取决于技术的进步与生产方式的变革。农业社会虽然技术生产力取得了一定进步,但因改造自然造成的生态问题在当时的技术水平下却不能得到较好治理,因此人们意识到了顺应自然、合理改造自然、遵循客观规律的重要性(既要开发利用自然,也要遵循自然规律,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但到了工业社会,生产力和技术水平的飞速发展,使得人类有了能够凌驾于自然之上的狂妄错觉,但这往往会带来更大的生态问题,人与资源、环境矛盾日益尖锐。思考:为什么在农业社会会出现“人地协调”的思想萌芽?未来社会:人地协调,由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

探究二: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社会建设(条件)文化建设(灵魂)经济建设(根本)政治建设(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基础)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视频|安吉的“华丽转身”

探究三: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措施生态文明资源与环境安全观阅读教材P96,思考从国家安全的角度,生态文明的本质是什么?有哪些具体要求?本质寻求自然环境服务的可持续利用和服务效益最大化的平衡要求2:避免资源安全和环境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区域稳定和国际安全构成威胁要求1:应在地球资源、环境所允许的边界内,避免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具体保障措施①生产方式绿色化②生活方式绿色化

生产方式绿色化——农业、工业、服务业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河南省是我国玉米种植大省,为保障农民增收致富,该省积极探索粮、饲兼用型玉米种植,培育的新型玉米品种收粮、青贮皆可。青贮即把包括果穗在内的地上部分绿色植株全部经过切碎、加工,在缺氧条件下经40-50天乳酸菌青贮发酵后,可保存几个月到一年,成为牛、羊等所需的高质量青贮饲料。利用青贮饲料饲养的肉羊具有成本低、肉质好的特点,该省某企业的肉羊养殖基地紧邻其自有玉米田,形成了“地种粮、粮结秆、秆喂羊、羊拉粪、粪还田”的绿色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左下图示意青贮饲料收割景观,右下图示意该绿色循环农业发展模式。(1)简述发展该绿色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的优点。(2)分析当地农、牧结合模式下养羊成本低的主要原因。(3)结合当地农业生产特点,请写出适宜该企业发展的加工工业类型。绿色农业——循环发展

绿色工业——特斯拉超级工厂特斯拉超级工厂在绿色低碳生产方面采取了多方面的措施,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打造环保型工厂。?能源管理可再生能源利用:特斯拉超级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师备课驿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于中小学各科教学多年,曾获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教育局评为县级优秀教师; 2013在全省高中思想政治优秀设计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在全市高中优质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第十一届全国中青年教师(基教)优质课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2017年4月全省中小学教学设计中被评为一等奖2018年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0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