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6省道(S315)龙游湖镇至衢江全旺段改建工程第四章技术标准
PAGE
衢州市交通设计有限公司4-PAGE20中交通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第四章技术标准
4.1技术标准选择的依据
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第1.0.3条,公路建设应按地区特点、交通特性、路网结构综合分析确定公路的功能,根据功能结合交通量、地形条件等选用技术等级和主要技术指标。
公路功能应根据公路的区域特点、交通特性、路网结构综合分析确定。公路的区域特点考虑因素主要包括:土地利用、气象条件、地形地貌、历史文化、灾害情况、公共交通、通信电力、城市建设的现状和规划等;交通特点考虑因素主要包括:汽车、行人、非机动车等各自的交通量及车辆类型、出行距离、交通量变化特征、速度分布等;路网结构考虑因素主要包括:该公路在全国或地区交通网中的地位和作用。
按公路功能确定公路技术等级和主要技术指标,有利于路网结构的完善、资源的有效利用、公路技术指标的合理选用,有利于公路建设更好地与城市规划建设、抗灾减灾、交通安全等方面协调发展,发挥其应用的功能与作用。
4.1.1规范标准
以交通运输部颁布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和《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17)为主要依据。
4.1.2交通量预测结果
远景交通量的大小是确定建设项目技术等级、工程实施规模以及进行经济评价主要依据。本报告的第三章采用“四阶段”法对本项目交通量进行了详细、科学的预测,结果如表表4-1所示。
4-1主线特征年交通量预测结果表(单位:pcu/d)
交通量
2025
2030
2035
2040
2045
起点至希塘互通
9156
11560
14112
17170
19904
希塘互通至柴公岗互通
9445
11913
14541
17667
20481
柴公岗互通至终点
9705
12240
14941
18152
21044
表4-2连接线交通量预测(单位:pcu/d)
交通量
2025
2030
2035
2040
2045
湖镇连接线
8145
10282
12553
15272
17705
衢江连接线
8322
10506
12826
15604
18090
4.1.3其他考虑因素
本项目在技术标准选择上,除考虑项目远景年交通量外,也考虑了其他因素,主要包括:沿线城镇的规划发展、对环境的影响、沿线重要的交通干线、水利、电力、通讯等公共设施位置、重要的独立构造物及工程造价的衡量。
4.1.4技术标准选择的评价指标
公路设施的主要功能是为车辆顺畅、快速、安全的运行提供良好的行车条件和环境,基于此国家颁布了相关的公路设计标准和规范。本项目在选择工程技术标准时也应当从公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这一主要功能出发。通行能力是实现服务水平的基础,对通行能力的要求,最终体现于服务水平的满足程度。因此对服务水平的要求已经包含了对通行能力的要求。如果所选用的技术标准在满足技术经济要求的前提下,既能保证通行能力,又能保证车辆的快速、通畅、安全(达到一定的服务水平需求),则所选择的技术标准是合理可行的。因此,本项目以服务水平作为技术标准论证的主要评价指标。
4.2技术标准的论证
4.2.1区域路网中的功能与定位
本项目为315省道,是我省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设对于完善我省公路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衢州市规划的“八纵八横”干线公路主骨架的一横兰溪至江山公路中的一段,是衢州市特别是龙游县的主要道路,将打通G3黄衢南高速公路、S33龙丽高速公路、G320国道及S222省道等重要节点,它的建设,对改造和完善区域干线公路网络,进一步完善公路网布局,促进区域交通协调发展、经济发展等有较大作用。
4.2.2地形条件
拟建线位跨越龙游县、衢江区,沿线穿越丘陵—微丘地貌,主要有剥蚀低山微丘、丘陵和河谷平原三类地貌形态。全线高低起伏,丘陵连绵,地形坡度10~50°,整个地区的地势西高东低。
4.2.3前后衔接路段技术标准
本项目起点位于现状S315省道婺城与龙游交界处——原金龙收费站,该段S315省道按公路二级加宽标准建设,路基宽度18.5m,具体路幅布置为:2×0.5m土路肩+2×1.0m硬路肩+4×3.75m(行车道))×2+0.5m(双黄线)。
起点现状S315照片
终点顺接已建的S315省道章廿线,按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中一级公路标准设计,双向四车道,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