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
江西省九江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团圆”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审美心理现象,它大量出现在宋以后的戏曲小说中。如《窦娥冤》的申冤昭雪,《赵氏孤儿》的孤儿报仇,《汉宫秋》的“团圆梦境”,《琵琶记》的“玉烛调和”,《精忠旗》的满门旌表,《长生殿》的“蟾宫相见”等等。讲究“团圆之趣”已经成为我国极为普遍的传统审美心理现象。
华夏初民对客观世界的考察,大概从“天”开始的。春夏秋冬的往复,白天黑夜的交替,日出日落的循环,使他们直观地形成了“乾为天,为圆”,以及“浑天如鸡子,天体如弹丸”的观念。由于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耕国家,“天”的好坏又直接关系到农业收成的多寡,因此,对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先民来说,头顶上的那圆的天,就成了他们顶礼膜拜的对象,这种对“天”的崇拜就导致了对于“天”的运行规律——“圆”的亲和与崇尚。
作为中国哲学源头的《易经》体现了中国古人的圆道观,循环即圆道是《易经》作者心目中的最重要的规律之一,对易学而言,“圆”不仅是神秘的示语,而且也是圆融无碍、无往不复的至高至美的境界。
而老子哲学思想中的自然观,也是以周行不殆的圆来加以描述的。《老子》“九九”八十一章,象征着道的生生不息、变动不已、周行不止。韩非在《解老篇》中评析老子思想时说:“用其周行,强字之曰道”,揭示了道的周行循环的特征。这种“九九”循环往复式的“道”的结构,是离不开圆的。
由于“圆”以其圆满而使人感到审美的满足,所以,“圆”经常在“圆满”“至美”的意义上为佛家所推崇。佛教称般若真智为“圆智”,称般若真智对世相的观照为“圆照”,称善根为“圆根”,称修行到最高阶段为“圆成”,称涅槃境界为“圆寂”,将美好至极的事物称做“圆圆海”。这里,“圆”均可作为“圆满”、“大美”和“至美”来解。
圆在中国哲学中意味着道境和禅境,易、庄、禅不约而同地将圆作为最高的精神境界,其中具有深刻的美学内涵。儒家的不偏不倚的中庸、道家的有无相生的哲学思想、佛家的因果报应的轮回观、《周易》用以解读宇宙人生奥秘的太极思维模式,以及本文论述的“大团圆”的审美心理,似乎都存在于同一个圆的图式之中。“圆”既是完满的象征,是循环往复的表现,也是华夏民族对社会、人生,以及自身理想的一种构想、理解和追求。体现在中国古代的戏曲小说中,则有血溅白练,而且还有六月飞雪。可谓惊天地泣鬼神,充分显示了窦娥冤屈之大、痛苦之深。但一种弥散性的文化——审美理想的规范,“大团圆”即是审美主体对规范的崇尚与屈从,也是审美主体对传统规范的迎合与妥协。它虽然推进了中国文学艺术对中和之美的追求,以及向圆熟精致的技能方面的发展,却也遏制了中国艺术,特别是悲剧中美的、崇高的、善良的事物或人物被毁灭的怵目惊心的震撼,以及撕肝裂胆的残酷。尚圆的传统观念不光是“大团圆”审美心理形成的重要原因,而且,它也使中国审美文化的心理欲求往往更多地趋向于圆态,趋向一种柔性与韧性,以及圆融混化的中和之美。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四季的往复,昼夜的交替,日出日落的循环中,华夏初民逐渐形成了“乾为天,为圆”的先进观念也因此导致了他们对“圆”的崇尚与亲和。
B.华夏初民大概是从天开始认识客观世界,天之所以成为华夏初民顶礼膜拜的对象,是因为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业收成的多寡。
C.“圆”经常在“圆满”“至美”的意义上为佛家所推崇,是因为“圆”是圆满的象征,是循环往复的表现,能给人带来审美的满足。
D.在古代中国,对“圆”的崇尚不仅是“大团圆”审美心理形成的原因,它也使中国审美文化的心理欲求更多地趋向圆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段指出“大团圆”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审美心理现象,紧接着进行相关论述,最后揭示“大团圆”的美学内涵。
B.文章第一段以宋以后的经典戏曲为例,重点论证讲究“团圆之趣”成为我国极为普遍的传统审美心理现象。
C.文章整体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形式,文章中间几段主要从华夏初民对“圆”的亲和与崇尚的原因以及“易、庄、禅”三个哲学角度阐述“大团圆”审美心理形成的主要原因。
D.文章最后一段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证,“大团圆”虽然使中国古典文学领先于世界,但也遏制了中国文学的发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大团圆”审美心理在戏曲小说中以申冤昭雪、报仇雪恨等形式出现,“大团圆”结局则需要借助梦境呈现。
B.《易经》作为中国哲学的源头,体现了中国古人的圆道观,循环即圆道是它最重要的规律。
C.尚圆的传统观念积淀着华夏初民天圆的宇宙观,同时也体现了华夏民族对社会、人生,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1-2022学年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高二下学期3月开学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 2021-2022学年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doc
- 2021-2022学年云南省丽江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二2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doc
- 2021-2022学年云南省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doc
- 2021-2022学年浙江省台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评估 历史 解析版.doc
- 2021-2022学年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 英语试题(不含听力音频).doc
- 2021-2022学年吉林省洮南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英语试题.doc
- 2021-2022学年江苏省高邮市临泽中学高二下学期4月质量检测 英语试题(不含听力音频).doc
- 2021-2022学年江苏省高邮市临泽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模拟 英语试题(不含听力音频).doc
- 2021-2022学年湖北省襄阳市重点高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英语试题(不含听力音频).doc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人地协调观+课件.pptx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综合思维+课件.pptx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4讲+天气与气候.pptx
- 第5讲+世界的居民课件+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商务星球版).pptx
-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1单元 熟悉的数与加减法 1.1.6 认识1-9 第6课时 合与分.ppt
- 2025年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坚持宪法至上.pptx
- 2025年河北省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崇尚法治精神.pptx
-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课件-2025年吉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pptx
- 精品解析:湖南省娄底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doc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10讲+中国的疆域与人口.pptx
最近下载
- 单相整流电路建模与仿真.doc VIP
- 2025年监理工程师之监理概论考试题库及答案(名师系列).docx VIP
- 2025年监理工程师之监理概论押题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 .pdf VIP
- 2025年监理工程师之监理概论考试题库及完整答案(必刷).docx VIP
- 2025年监理工程师之监理概论押题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 .pdf VIP
- 2025年-2025年监理工程师之监理概论题库附答案(基础题) .pdf VIP
- 2025年-2025年监理工程师之监理概论通关题库(附带答案).pdf VIP
-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 天津华宁KTC101系统说明书.pdf
- AI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