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无题》原文及翻译.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九年级《无题》原文及翻译

《无题》暗含离人相思,心心相印之意,并示关切、珍重之意;联说相距本不

远,但既难相见,又难通音信,希望能有人代为传递信息,带去问候。以下是小编

整理的《无题》原文及翻译,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无题》原文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无题》翻译

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

残谢,更加使人伤感。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

油才能滴干。女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

失。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

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即。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

注释

⑴无题:唐代以来,有的人不愿意标出能够表示主题的题目时,常用“无题”作

诗的标题。

⑵东风无力百花残:这里指百花凋谢的暮春时节。东风,春风。残,凋零。

⑶丝方尽:丝,与“思”谐音,以“丝”喻“思”,含相思之意。

⑷蜡炬:蜡烛。

⑸泪始干:泪,指燃烧时的蜡烛油,这里取双关义,指相思的眼泪。

⑹晓镜:早晨梳妆照镜子。镜,用作动词,照镜子的意思。

⑺云鬓:女子多而美的头发,这里比喻青春年华。

⑻应觉:设想之词。

⑼月光寒:指夜渐深。

⑽蓬山:蓬莱山,传说中海上仙山,指仙境。

⑾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音讯的信使。

⑿殷勤:情谊恳切深厚。

⒀探看(kān):探望。

赏析

这首诗,以女性的口吻抒写爱情心理,在悲伤、痛苦之中,寓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

的执着精神,感情境界深微绵邈,极为丰富。

开头两句,写爱情的不幸遭遇和抒情主人公的心境:由于受到某种力量的阻隔,一

对情人已经难以相会,分离的痛苦使她不堪忍受。首句的“别”字,不是说当下正

在话别,而是指既成的被迫分离。两个“难”字,第一个指相会困难,第二个是痛

苦难堪的意思。前人诗中曾有“别日何易会日难”(曹丕《燕歌行》)“别易会难

得”(宋武帝《丁都护歌》)等句,都是以强调重聚之难而感叹离别之苦。李商隐从

这里推进一步,表明因为“相见时难”所以“别亦难”——难以割舍、痛苦得难以

禁受。诗人在一句之中两次使用“难”字,第二个“难”字的出现,因重复而给人

以轻微的突兀感,造成了诗句的绵联纤曲之势,使相见无期的离别之痛因表达方式

的低回婉转而显得分外的深沉和缠绵;这样的缠绵情态,在“别易会难得”等平直

叙述中是不易体会的。这位抒情主人公既已伤怀如此,恰又面对着暮春景物,当然

更使她悲怀难遣。暮春时节,东风无力,百花纷谢,美好的春光即将逝去,人力对

此是无可奈何的,而自己的境遇之不幸,和心灵的创痛,也同眼前这随着春天的流

逝而凋残的花朵一样,因为美的事物受到摧残,岂不令人兴起无穷的怅惘与惋

惜!“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既写自然环境,也是抒情者心境的反映,物我交

融,心灵与自然取得了精微的契合。这种借景物反映人的境遇和感情的描写,在李

商隐的笔底是常见的。例如《夜雨寄北》的前两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

涨秋池。”次句不仅象征诗人留滞巴蜀,而且反映了客子离人的百无聊赖,同“东

风无力百花残”一样,写实与象征融为一体,赋予感情以可以感触的外在形态,也

就是通常说的寓情于景的抒情方式。

三、四句,接着写因为“相见时难”而“别亦难”的感情,表现得更为曲折入微。

“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字与“思”谐音,全句是说,自己对于对方的思

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比喻自己为不能相聚而痛

苦,无尽无休,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一样。思念不止,表现着眷恋

之深,但是终其一生都将处于思念中,却又表明相会无期,前途是无望的,因此,

自己的痛苦也将终生以随。可是,虽然前途无望,她却至死靡它,一辈子都要眷恋

着;尽管痛苦,也只有忍受。所以,在这两句里,既有失望的悲伤与痛苦,也有缠

绵、灼热的执着与追求。追求是无望的,无望中仍要追求,因此这追求也着有悲观

色彩。这些感情,好象在无穷地循环,难以求其端绪;又仿佛组成一个多面的立

体,光从一个角度是不能见其全貌的。诗人只用两个比喻就圆满地表现了如此复杂

的心理状态,表明他的联想是很丰富的。“春蚕”句首先是人的眷恋感情之缠绵同

春蚕吐丝绵绵不尽之间的联想,又从蚕吐丝到“死”方止而推移到人的感情之生死

不渝,因此写出了“到死丝方尽”,使这一形象具有了多种比喻的意义。南朝乐府

西曲歌《作蚕丝

文档评论(0)

企业标准录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人从事商标,知识产权,工商税务,资质办理等工作,对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能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为中小型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