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风吹经地表时,由于风的动压力作用,将地表的松散沉积物或者基岩上的风化产物(沙物质)吹走,使地面遭到破坏,这种作用称为吹蚀作用。风速愈大,其吹蚀作用愈强。
一般情况下,组成地表的沙质物质愈细小,愈松散、干燥,要求的启动风速愈小,受到的吹蚀亦愈强烈。
风夹带沙子贴地面运动时,风沙流中的沙粒对地表物质进行冲击、摩擦,如果岩石表面有裂隙等凹进的表面,风沙甚至可以钻进去进行旋磨,风的这种作用称为磨蚀作用。
由于风沙流是一种贴地面的沙子搬运现象,沙子的分布只限于距地表的较低高度内,故磨蚀作用也在接近地面处最为明显,所以,沙漠地区的电线杆下部可因风沙磨蚀而折断。
吹蚀作用和磨蚀作用统称风蚀作用。;风力侵蚀地貌条件;石窝:阳光晒热岩壁,岩石内部的矿物不均匀膨胀,产生热力差别风化;加上岩石受热时,内部的盐溶液顺毛细管上升到近表面的细孔中结晶,撑胀岩石,使之崩解。风吹蚀已风化的疏松岩面,形成浅小凹坑;以后,风沙沿凹坑钻磨,使之加深扩大,发展为石窝。大的石窝又称风蚀壁龛;内蒙古海森楚鲁的蘑菇石;垂直裂隙发育的岩石,在风的长期吹蚀后,易形成一些孤立的柱状岩石,称为风蚀柱。;在干旱荒漠地区,偶因暴雨产生洪流冲刷地面,可形成许多冲沟。冲沟经长期风蚀改造,可加深和扩大为风蚀谷。它们沿主要风向延伸,蜿蜓曲折,长者可达数十千米。
;新疆乌尔禾魔鬼城;风蚀雅丹:不是发育在基岩,而是在古代河湖相的土状堆积物中,以罗布泊洼地西北部的古楼兰最典型。雅丹是维吾尔语“陡壁小丘”,后来泛指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的地貌组合;风蚀洼地:松散物质组成的地面,经风的长期吹蚀,可形成大小不同的洼地。;(1)沙源
①外地输沙:盛行风从上风地带将沙尘物质吹送至风沙活动地区沉积;河流从中上游地区搬运到风沙活动地区沉积。
②当地沙源:枯水期湖滩、河滩裸露,泥沙裸露;冬春季节地表缺少植被覆盖,表土裸露;耕地面积扩大、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破坏植被,地表裸露,增加沙源。;(2)动力
①盛行风:风大、大风日数多;受地形影响(山口处狭管效应、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一致等),地面风速增强。
②不稳定的空气条件:如沙尘暴多发生于午后或傍晚,不稳定的热力条件有利于风力加大、强对流发展。
③特殊天气、气候背景:干旱少雨(季节性干旱)、气温回升、蒸发旺盛,是风沙形成的温床;气旋与冷空气活动频繁。
(3)植被:
冬春季节植被稀疏,地表缺少植被保护,表土疏松,沙源丰富、易起沙。;风力大小的影响因素;(4)地形
海拔:①地势平坦,无山地阻挡,风力大;地势崎岖,有山脉阻挡,风力小。②迎风坡与背风坡:迎风坡,风力大;背风坡,风力小。
狭管效应:位于峡口(或峡内),峡谷(或海峡)的走向与盛行风风向一致,易形成狭管效应,风力增强,风力大。
岬角:岬角是指向海突出的夹角状的陆地,因陆地(如山脉尽头或半岛附近)向海中突出造成气流辐合,风力大。;(1)沙埋:埋压农田、村庄、工矿、铁路、公路、水源。
(2)风蚀:土壤肥力下降;大风袭击(毁坏房屋、刮翻火车、摧毁电杆,造成人、畜伤亡)。
(3)污染大气:沙石、浮尘弥漫,空气浑浊,危害人体健康。
(4)影响生产、生活:影响交通出行与安全、室外作业等。;(1)工程措施:①阻沙:设置沙障阻挡风沙;
②固沙:设置草(石)方格,固定沙面。
(2)生物措施:
①因地制宜开展生态建设,保护和恢复植被(保育自然植被、植树造林、种草等),防风固沙;②合理利用水资源,保障生态用水。
(3)组织管理措施:①调整农业结构,合理控制农牧业生产规模;②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③建立风沙灾害的监测、预报机制;④制定并严格实施防沙治沙的相关法律法规;⑤对风沙危害严重地区实施生态移民。;;而大量新月形沙丘横向相连
则会形成逶迤曲折的
沙丘链;敦煌鸣沙山;材料一丹霞地貌,指红色砂、砾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的各种地貌的总称。雅丹地貌是在极干旱地区一些干涸的湖底.主要在定向风吹蚀作用下,形成彼此相间排列的垄岗、堡丘、土柱(墩)、凹地等景观组合。材料二下左图为“我国某地雅丹地貌景观图”。下右图为“我国著名的丹霞、雅丹地貌分布图”。
(1)简述我国雅丹地貌、丹霞地貌的分布特点及原因。;材料一丹霞地貌,指红色砂、砾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的各种地貌的总称。雅丹地貌是在极干旱地区一些干涸的湖底.主要在定向风吹蚀作用下,形成彼此相间排列的垄岗、堡丘、土柱(墩)、凹地等景观组合。材料二下左图为“我国某地雅丹地貌景观图”。下右图为“我国著名的丹霞、雅丹地貌分布图”。
(2)描述丹霞地貌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
;材料一丹霞地貌,指红色砂、砾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的各种地貌的总称。雅丹地貌是在极干旱地区一些干涸的湖底.主要在定向风吹蚀作用下,形成彼此相间排列的垄岗、堡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3.2 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课件 高一下学期 地理 人教版(2019)必修二.pptx
- 3.2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布局 课件 高一下学期 地理 湘教版(2019)必修二(1).pptx
- 3.2 海水的性质 课件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 3.2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件-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pptx
- 3.2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布局(课时2)课件-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pptx
- 3.2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布局课件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二.pptx
- 3.3 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课件高一下学期 地理 人教版(2019)必修二.pptx
- 4.1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课件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pptx
- 4.2.1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说课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pptx
- 4.2我国区域发展第二课时课件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 第二册.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