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
团体标准《信息技术移动设备增强现实系统应用接口》编
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一)产品和行业发展情况
移动设备增强现实指运行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上的增强
现实,包括相关算法、功能和应用程序等。移动设备的增强现实通过
感知和理解来自摄像机、传感器等设备的环境信息和移动设备自身的
位置、姿态,将计算机生成的数字图像叠加到真实场景中,从而实现
虚实结合、实时交互、三维注册。移动设备的增强现实在教育培训、
现代医疗、文物保护、电子商务、家居产业、智能制造、广告投放、
游戏娱乐等领域等发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且发展迅速。国内外企业
如商汤科技、OPPO、小米和微软、谷歌、苹果、索尼、MagicLeap
等在增强现实技术或应用方面,均进行了大量研发和产品化。
(二)任务来源
2020年9月8日,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下达2020年第三季
度第三批团体标准制修订项目,拟研制《信息技术移动设备增强现
实系统应用接口》相关标准。本标准为自主制定标准,计划编号为
CESA-2020-3-024,归口单位为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由浙江
商汤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牵头组织编制。
(三)标准主要起草单位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商汤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中国电子技术标
准化研究院、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北京邮电大学、OPPO广东移动通
信有限公司、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北京爱奇艺智能科技有限
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
公司、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杭
州易现先进科技有限公司等。
(四)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及具体分工如下:盛崇山(整体技术部分编
写)、姜翰青(整体技术部分编写)、马珊珊(整体技术部分编写)、
章国锋(标准整个流程和资料编写)、蒋慧(标准整个流程和资料编
写)、谢玉凤(标准整个流程和资料编写)、秦学英(标准整个流程
和资料编写)、乔秀全(第5章)、来航曼(第6章)、杨星(第6章)、
王西颖(第6章)、李笑如(第7章)、刘秀颖(第77章)、陈敏磊(第
7章)。
(五)主要工作过程
2020年7月1日,全国信标委计算机图形图像及环境数据表示分委
会召开计算机视觉相关标准需求研讨会,确定对该项标准进行研制,
并公开征集参编单位。
2020年7月15日,第一次标准编制讨论会,标准参编单位对各标
准的立项材料进行编写讨论,并对标准草案进行编写讨论。
2020年8月20日,立项评审会,标准立项评审。
2020年9月8日,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下达2020年第三季
度第三批团体标准,拟研制《信息技术移动设备增强现实系统应用
接口》相关标准。
2020年9月17日,第二次标准编制讨论会,各参与单位对标准草
案具体内容进行详细讨论。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主要内容的论据及解决的主要问题
1、编制原则
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
先进性原则:本标准的制定与移动设备增强现实系统应用及产品
化的大趋势相匹配,为用户、市场的多元化提供基础,为增强现实领
域的发展提供标准支撑。
实用性原则:本标准制定时充分分析了增强现实领域中不同用
户、厂商对移动设备增强现实系统标准化的需求,着力解决用户、厂
商实际应用中的共同问题,在实际项目中可直接落地应用。
兼容性原则:本标准设计时,充分考虑了移动设备增强现实系统
现有的设计及产品研发思路,保证系统可以实现对不同移动设备的支
持,从而保证不同系统功能接口的兼容性。
可扩展性原则:本标准中在设计的时候,充分考虑到标准的可扩
展性,可保证各厂商在使用时兼顾规范性的同时具备可扩展能力。
2、确定主要内容的论据
主要内容:本文件规定了移动设备增强现实系统应用开发的数据
类型和接口定义。
适用范围:本文件适用于移动设备增强现实系统的设计、开发和
应用。
目前国内厂商没有统一的标准规范,本标准相关指标的制定是基
于行业内相关用户和厂家的实施论证提出。
3、主要解决的问题
移动设备增强现实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移
动设备增强现实相关企业及产品大量涌现,数量增长趋势显著,亟需
对其技术规范制定标准,进行规范化指导。增强现实相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