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复习目标
1.明确诗歌语言鉴赏分类以及常见设问方式。(基础)
2.掌握分析炼字炼句题型方法。(重点)
3.掌握解答诗歌炼字炼句鉴赏题答题模式。(难点);考纲解读
年考试纲领:
鉴赏评价D
(1)鉴赏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示技巧
(2)评价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
分析考情
考查方式主要表现在:
①分析关键字(多为诗眼)作用。
②了解关键诗句(多为名句含义)。
③品味整首诗歌语言特色。;
诗歌语言鉴赏三大题型
1.炼字题型。
2.炼句题型。
3.语言格调。
考查重点
近年来,高考对古代诗歌语言考查普通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品评诗句中某个字艺术效果,即“炼字”。
二是对整句诗句进行赏析,即“炼句”。;;
“炼字题”复习目标:
1.熟悉炼字考点试题提问方式。
2.掌握炼字题做题规律、方法。;总结规律
常见提问方式:
①某个字在艺术表现上很有特色,请赏析。
②此诗某句中某字,有版本作某字,你认为这两个字哪个更加好?请说明理由。
③这首诗某一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这两个字分别作简明赏析。
;答题步骤
①释字义。解释该字在句中含义。
②明手法。看看该字使用了什么手法(包含修辞手法、以动衬静、虚实结合、对比、反衬、文言活用现象等)。
③释句义(绘图景)。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④说作用(摹情态/表感情/论结构)。说作用时要从内容(表现了景物或人物……特征)、情感(表示……情感)、结构(照应、铺垫、承上启下等)三方面着手。
;4.(湖北)
送邹明府游灵武
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平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2)贾岛重视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藏”“透”二字作简明赏析。
;4.(湖北)送邹明府游灵武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平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尊???。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译文:你曾经就任西畿县县令,三年下来,马不生膘。为偿还高筑债台,只好把佩剑卖了,任满还乡时,也仅仅是满载车书而归。现在冒着边关风雪远游朔方,衣衫薄弱,难御寒风。此去就住在灵州一个角落,每日早上能够听到报晓号角,平时也没有什么客人来往。;(2)贾岛重视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藏”“透”二字作简明赏析。
①“藏”字,利用拟人手法,描绘人行之迹很快便为大雪覆盖边塞雪景,写景生动,颇有画意;一个“藏”字,已包含大雪纷飞、道路莫辨、行人稀少等多重意蕴。
②“透”字,极为传神地展现了林间朔风砭人肌骨穿透力,同时还隐含风急、天寒、衣单等内容,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第15页;对点训练《自主学习指导》第12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思索题。
凝香斋①曾巩
每觉西斋景最幽,不知官是古诸侯。
一尊风月身无事,千里耕桑岁有秋。
云水醒心鸣好鸟,玉沙清耳漱寒流。
沉心细细临黄卷,疑在香炉②最上头。
【注】①凝香斋:原名西斋,位于济南大明潮畔。曾巩于1071年任齐州(治所今山东济南)知州,齐州大治,该篇为1072年游大明湖而作。
②香炉:香炉峰。
后人多认为此诗诗眼为首联中“幽”字,请结合全诗简明分析。(6分);1.曾巩身临西斋,徜徉山水,忘怀世情俗务,连自己地方长官身份好像都忘记了,故说“不知”。这也正见出西斋景致“最幽”,使诗人俯仰其间,心神愉悦。
2.齐州境内,桑麻遍野,庄稼茁壮,可望秋季丰收,人心安定;故而官衙中政简讼息,诗人身闲无事,只消手持酒杯,临风赏月。诗中一句是就诗人个人生活说,“一尊风月”,表示悠闲之趣;一句是就社会环境说,“千里耕桑”,充满丰饶气氛。
3.这雅洁云水,使珍异水鸟惬意地嘤嘤和鸣。连水鸟也为湖光之美所动,诗人更会心旷神怡了。静听水激砂石潺潺之音,诗人倍觉清爽。
4.泉流本无纤尘,却又为玉砂磨洗,愈使人觉其清澈可鉴。曾巩读书于凝香斋,感到无异于置身香炉峰,说明他对齐州山水是非常喜爱。
5.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于邑政之暇优游湖山、沉心书史高雅情趣,意境清幽隽洁,沁人心脾。;每觉西斋景最幽,不知官是古诸侯。
诗眼“幽”,总揽西斋景物特征。
①大明湖畔西斋,地处幽僻之处,实为清幽境界。悠游庭斋,临风玩月,乐而忘身乃一地方诸侯。身为齐州知州,政通人和,丰收有望,才有闲情探幽揽胜;
②湖水清幽,白云驻足,好鸟幽鸣,泉清见石,寒流激荡,好不让人留恋喜爱。可谓幽景寄幽情;
③悠游之余,潜心书史,感到无异于置身香炉峰,更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