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功能化的金属有机框架和碳纳米材料用于增强磺化聚砜质子交换膜性能的研究.pdf

功能化的金属有机框架和碳纳米材料用于增强磺化聚砜质子交换膜性能的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7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功能化的金属有机框架和碳纳米材料用于增强磺化聚砜质

子交换膜性能的研究

摘要

质子交换膜(PEM)作为燃料电池的核心组件,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决定着

燃料电池的功率密度、稳定性以及耐久性。为了获得高质子传导率、高机械性

能、低渗透性、尺寸和热稳定性优秀的质子交换膜,种类繁多的膜材料已被投

入到研究当中。其中,磺化聚砜(SPSF)因其低廉的成本、高的热稳定性、优

秀的机械性能以及较高的质子传导率被认为是优秀的质子交换膜材料。为了获

得更高的质子传导率来提升燃料电池实际运行时的功率密度,往往采取提高

SPSF磺化度的方式。然而,过高的磺化度带来高质子传导率的同时,使得其尺

寸稳定性、机械性能急剧下降,不可实际用于燃料电池。因此,本文基于以上

问题展开研究,意在克服SPSF质子交换膜高质子传导率与尺寸稳定性之间的矛

盾。

本研究选用了磺化度为50%的SPSF作为基底材料,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调控

质子交换膜的综合性能。首先,合成了负载了聚多巴胺(PDA)的ZIF-8,利用

聚多巴胺表面丰富的氨基及亚氨基来和SPSF中的磺酸基团形成相互作用,以此

来调控复合膜的尺寸稳定性。PDA的加入大大降低了复合膜的溶胀率,并且由

于复合膜内部酸碱对的构建,使得部分质子运输机制由vehicle机制转变为了

Grotthuss机制。

其次,在此基础上使用高质子传导率、高分散性的磷钨酸(HPW)进一步

对复合膜的质子传导率进行调控。阿伦尼乌斯方程所拟合的活化能结果表明,-

NH/-NH-、-SOH和HPW所构建的氢键网络使得质子运输能垒明显降低,质子

23

传输速率显著上升。其中复合膜SPSF/PDA@ZIF-8/HPW在80℃下表现出较

550

高的质子传导率:263.53mS/cm,高于同条件下的纯SPSF膜(215.31mS/cm)。

并且复合膜还有着优秀的尺寸稳定性,80℃下溶胀率仅为9.25%,仅仅略高于

纯SPSF膜(9.09%)。

最后,为了进一步提升复合膜的综合性能,使用了高电导率、高机械强度

的碳纳米管(CNTs)来作聚多巴胺的载体。PDA的表面修饰提升了CNTs的分

散性,增大了与SPSF的相容性。测试结果表明,60℃下复合膜SPSF/PDA@

CNTs0.5/HPW50的质子传导率达到了228.97mS/cm,远高于相同温度下SPSF膜

的144.93mS/cm。此外,在H/O单电池测试中,该复合膜的表现尤为出色。

22

2

60℃、100%RH、200MPa下,复合膜的峰值功率密度为806.15mW/cm,最大

I

2

电流密度为2352.0mA/cm,均远高于没有改性的SPSF膜。

综上所述,通过本文的研究,最终获得了两组性能优异的复合膜

SPSF/PDA@ZIF-8/HPW和SPSF/PDA@CNTs/HPW。它们在保持良好尺寸

5500.550

稳定性和机械性能的同时,质子传导率和单电池峰值功率密度均得到了显著提

升,成功克服了SPSF质子交换膜质子传导率与尺寸稳定性之间的矛盾。

关键词:质子交换膜;磺化聚砜;金属有机框架;聚多巴胺;磷钨酸;碳

纳米管。

II

Functionalizedmetal-organicframeworksandcarbon

nanomaterialsforenhancing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qiutianf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