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绝密★启用前
晋中市2025年1月高二年级期末调研测试试卷
语文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
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
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和”字在古文中写作“龢”,在《说文解字》中释义为“相应也。从口,禾聲”。
该字由“禽”和“禾”两个部分组成。“龠”原指一种古代乐器,“禾”作为声旁,表示
字的发音。意为当吹奏“龠”时,从长短不同的竹管中会发出不同的声调却依然能够组成和
谐悦耳的乐音,表示声音的和谐、调和。“和”字从而也引申出和谐、和合等含义,并逐渐
渗透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成为中华民族追求的核心价值。
②儒家思想中蕴含着深厚的“和”文化。最早对“和”文化进行哲学探讨是在《国语·
郑语》中郑国史官史伯同郑桓公进行“和”“同”的哲学思辨。史伯认为,“和实生物,同
则不继”,和谐才是创造事物的原则,把许多不同的事物结合在一起使它们达到平衡是和谐
,如此才能使事物丰盛生长,若同,则会使事物灭亡。在《左传·昭公二十年》中晏婴与齐
景公更进一步探讨“和”“同”的区别。晏婴以烹饪汤羹和制乐为比喻,指出正是因为不同
元素的加入才使汤羹更为美味,并以“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
”从反面说明若只求“同”则无法达到“和”的状态,并将其类比至人际关系处理和国家治
理的层面。而后,面对诸侯争霸、礼崩乐坏的社会乱象,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先贤们深刻反
思,积极思考应对之策,提出了“和”的理想社会图景,主张通过礼乐制度的建立完善以达
“和”。战国时期,孟子和荀子进一步发展了儒家“和”文化,主张以善为本、致中和、天
人合一等理念。到西汉、两宋时期,儒家“和”文化进一步得到发展。汉代《礼记》提出:
“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乐由天作,
礼以地制。过制由乱,过作则暴。明于天地,然后能兴礼乐也。”强调理解天地之道,是兴
起礼乐的关键。再到宋明时期,朱熹倡导“和而不同,执中两用”的处事方法,王阳明心学
则提出通过修炼内心来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儒家“和”文化在历史演进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也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③儒家“和”文化在个人修养层面表现为心和,倡导通过修养自身、培育理想人格来达
到心和的状态。心和强调人的内在身心和谐,既包括健康体魄的养成,也包括和谐心性的修
养。要做到心和,先要以善为本,以和为贵。孟子提出“性善论”以及四端说,即“恻隐之
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他认
为,人性之中的善与生俱来,修身能够更多地开发善性。《大学》中也提到:“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强调了追求至善的重要性。要心怀中正平和之念,恪守
中庸之道,以求达到和谐之境。真正的君子“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
和”。在情感未发之时,内心保持平静,是谓“中”;而当情感发出时,能够适度控制,恰
到好处,是谓“和”。这种内心的平和与情感的适度表达,正是实现身心和谐的关键。
(摘编自沈红伟《儒家“和”文化的内涵及当代价值探析》)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论述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和
而不同”“义利统一”“天下大同”等丰富厚重的文化底蕴。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表达了“协和万邦”的政治理念与“亲仁善邻”的价值追求,为人
类社会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相互联系、彼此影响,任何一个国家都
不能脱离其他国家独自发展。这就要求国家间摒弃一切形式的冷战思维和模式,平等对待世
界上的每一个国家,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在一些国际和地
区重大问题上积极沟通、平等协商,构建互利共赢的伙伴关系,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
人类文明的多样性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英语试题(含答案).pdf
-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联考期末考试政治试题(含答案).pdf
- 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 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pdf
- 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pdf
-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含答案).pdf
-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pdf
-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pdf
- 山西省晋中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调研测试政治试题(含答案).pdf
- 山西省晋中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调研测试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 山东省威海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pdf
- 山东省威海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pdf
- 山东省威海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
- 山东省威海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 山东省济宁市育才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 山东省济宁市育才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 山东省济宁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份月考政治试卷(含答案).pdf
- 山东省济宁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份月考英语试卷(含答案).pdf
最近下载
- 土方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ppt
- Wi-Fi技术及应用.ppt VIP
- 学习教育专题党课:严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争做新时代合格党员.docx VIP
- 2025年党支部书记学习教育专题党课中央八项规定专题党课讲稿(严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争做新时代合格党员;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看党员干部的责任与担当).docx VIP
- 9.1.2 用坐标描述简单几何图形(教学设计)七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2025).pdf
- 2025年通信工程师中级传输与接入(无线)真题及答案解析 .pdf VIP
- 研究生考试政治常考知识点.pdf VIP
-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家居语音识别控制系统.docx
-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党课(ppt).pptx VIP
- 数字式加速度传感器的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