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专题汇报;几点说明:;;汇报目的;四是必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频发势头,对易发重特大事故的行业领域采取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推动平安生产关口前移,加强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五是必须加强根底建设,提升平安保障能力,针对城市建设、危旧房屋、玻璃幕墙、渣土堆场、尾矿库、燃气管线、地下管廊等重点隐患和煤矿、非煤矿山、危化品、烟花爆竹、交通运输等重点行业以及游乐、“跨年夜〞等大型群众性活动,坚决做好平安防范,特别是要严防踩踏事故发生。;前言
构建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目的是要实现事故的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是“基于风险〞的过程平安管理理念的具体实践,是实现事故“纵深防御〞和“关口前移〞的有效手段。前者需要在政府引导下由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后者需要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的根底上督导、监管和执法。二者是上下承接关系,前者是源头,是预防事故的第一道防线,后者是预防事故的末端治理。
构建两个体系需要一个过程,需要研究研发、需要配套标准、需要配套资源,是企业责任主体和政府监管主体的有效手段。体系建设解决了平安生产的长效机制,能够有效破解当前平安生产工作的诸多瓶颈。;危化品企业的过程平安管理启示——风险管控“洋葱模型〞;两个体系的构建符合平安监管顶层设计理念,通过标准及要求的制定,政府投入资源实施平安教育培训,在推动过程中“引导督导〞与“执法监管〞并重。再就是抓好风险管理的最后环节——应急应对。;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权重比较;落实主体责任
1、法律法规
2、标准规程;构建两个体系的最终目的:
——提升企业平安管理水平;Page?*;风险管理;创立标准化是过程活动!
;;;1概念;;〔1〕危险源的构成;〔2〕危险源的分类——按照标准分;第三种分类法:
可按照事故发生致因理论,把危险源划分为“第一类危险源〞〔客体-能量或危险物质〕和“第二类危险源〞〔非客体-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意外释放或泄漏的因素〕两类。
第一类危险源:是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往往是一些物理实体。
第二类危险源:是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的约束或限制破坏或失效的各种不平安因素,比方人的不平安行为或物的不平安状态等一些异常现象。
;第二类危险源的类别
〔1〕人的不平安行为
〔2〕物的不平安状态
〔3〕管理的缺陷
〔4〕环境的不平安因素
根据GB/T13861—2021?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危险有害因素可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作业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其中,涉及人的因素具体表现共计23项;涉及物的因素具体表现共计87项;涉及作业环境的因素具体表现共计45项;涉及管理因素具体表现共计10项。
;例如:人的不平安行为〔因素〕
〔1〕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负荷超限〔主要包括:体力负荷超限、听力负荷超限、视力负荷超限、其他负荷超限〕
——健康状况异常——从事禁忌作业
——心理异常〔主要包括:情绪异常、冒险心理、过度紧张、其他心理异常〕
——辨识功能缺陷〔主要包括:感知延迟、辨识错误、其他辨识功能缺陷〕
——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2〕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指挥错误〔主要包括:指挥失误、违章指挥、其他指挥错误〕
——操作错误〔主要包括:误操作、违章操作、其他操作错误〕
——监护失误——其他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例如:管理的因素
〔1〕职业平安卫生组织机构不健全
〔2〕职业平安卫生责任制未落实
〔3〕职业平安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主要包括:建设工程“三同时〞制度未落实、操作规程不标准、事故应急预案及响应缺陷、培训制度不完善等〕
〔4〕其他职业平安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
〔5〕职业平安卫生投入缺乏
〔6〕职业健康管理不完善
〔7〕其他管理因素缺陷;;风险的特点:
1、客观性——有危险源就会伴随风险。
2、偶然性——风险具有动态性,事故发生需要条件,即不平安行为和隐患的存在不一定在预期时间内产生后果。
3、损害性——风险的变现会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等发生。
4、不确定性——事故发生可能性与后果会因管理变量而随机变化。尤其是可能性会因管理水平的差异性发生较大的变化。
5、相对性〔或可变性〕——承受风险损失的能力不同,对风险的认知就会不同。
6、可控性——可以从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和减弱事故后果两个方面来削减风险损失。;企业进入全面风险管理时代——风险管理标准;说明1:;说明2:;说明3:;风险的分类;;〔1〕隐患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