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湖南省“长望浏宁”四县联考高三下学期3月调研考试历史答案.pdf

湖南省“长望浏宁”四县联考高三下学期3月调研考试历史答案.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5年3月高三调研考试

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

答案BBDCBADCADADBCD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16分)

(1)原因:(任答2点4分)

①近侍君王的特殊地位:宦官作为皇帝贴身侍从,容易获得信任,成为皇权对抗外戚、权臣

的工具。

②皇权与外部势力的博弈的需要:东汉幼主临朝,外戚专权,皇帝借宦官夺权;唐代宦官因

掌握禁军(如神策军)成为皇权倚仗;明代皇帝为制衡内阁,赋予宦官批红权。

③制度性授权:唐代宦官掌兵权,明代宦官机构(如司礼监、东厂)被赋予行政、监察等职

能,形成独立权力体系。

④皇帝个人因素:君主昏庸或怠政(如明万历帝),导致宦官趁机揽权。

影响:易导致朝政腐败与政局动荡,削弱中央集权稳定性;加剧统治集团内斗,消耗统治力

量;激化社会矛盾,加剧民变,加速王朝衰亡。(任答2点4分)

(2)相同点:(任答2点4分)

①权力均源于君主专制的需求:均为皇权制衡外朝(唐代对抗藩镇、明代牵制内阁)的产物。

②都深度干预朝政:唐代宦官掌禁军、明代司礼监批红,均直接参与核心决策。

③依附性与威胁并存:虽权势滔天,但根本仍依附皇权(如刘瑾、魏忠贤被皇帝轻易诛杀)。

两者本质均为专制集权制度下权力失衡的产物。

不同点:(4分)

唐代宦官通过军权直接控制皇帝,甚至废立,而明代宦官更多是通过行政手段如批红来干预

朝政,但最终权力仍受皇帝制约。

18.(18分)

(1)特点:①渐进性与阶段性(从19世纪中期效仿西方起步,至清末新政立法推动,再到

民国时期形成完整系统,呈现从萌芽到制度化的发展阶段。)

②类型多样化与功能不断扩展(包括公共藏书楼、学会藏书楼、省立图书馆、学校图书馆、

通俗图书馆等,兼具教育、学术研究与民众服务功能。强调图书开放流通,服务对象从精英

扩展至普通民众,体现社会教育功能的强化。)

③政府主导与民间参与相结合(清政府和民国政府通过立法、政策推动图书馆建设;私人捐

书捐款蔚然成风,维新派、知识分子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④中西文化交融(藏书以中文为主,兼收日文、西文书籍,体现对西方知识体系的吸收与传

统文化的传承。图书馆学研究借鉴西方理论如分类编目方法,形成本土化学术成果。)

⑤学术研究专业化。(图书馆事业逐渐趋于专业化,成为一门专门知识,学科体系初步建立,

并具有一定的学术性。)

(每点2分,任答4点)

(2)赋分参考

一等(8~10分)能基于时空和类别准确阐述1949—1956年北京图书馆出版物国际交换的

主要对象的变化,史实准确,关联清楚;对于变化的原因分析准确;文本

表述成文,段落化表达清晰。能提出启发性的结语。

二等(4~7分)能基于时空和类别准确阐述1949—1956年北京图书馆出版物国际交换的

主要对象的变化;罗列史实;基本能分析变化产生的部分原因;文本表达

基本明晰。

三等(0~3分)不能对1949—1956年北京图书馆出版物国际交换的主要对象的变化作出

清晰的阐述;史实存在错误;无法准确变化产生的原因;文本表达不清晰。

简单摘抄材料者记零分。

【示例】

阐析:1949年到1952年,北京图书馆出版物国际交换的主要对象,集中于苏联在内的

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实施孤立和封锁,

新中国政府外交上实施“一边倒”的政策,积极与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和进行友好交

流。1954年到1956年,北京图书馆出版物国际交换的主要对象更加广泛,增加了美国、法

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缅甸,提出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1955年,周恩来率团参加万隆亚非会议,加深了与亚非国家间的理解和互信。

中国外交政策逐渐走向成熟,向世界传递了超越意识形态、与各国和平共处的积极信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3****325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