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8-2019学年高中一轮复习地理课时跟踪检测(四十)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doc

2018-2019学年高中一轮复习地理课时跟踪检测(四十)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时跟踪检测(四十)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一、选择题

20世纪50年代,已是工业制成品主要出口国的荷兰发现大量石油和天然气,政府将石油、天然气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出口剧增,经济立现繁荣,却也埋下隐患,其他工业遭到削弱。20世纪80年代初期,天然气资源趋向枯竭,荷兰政府不得不面对出口下滑、收入下降、失业人口陡升的困境。国际上把这种资源产业短期繁荣后留下的后遗症,称为“荷兰病”。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城市中可能会出现“荷兰病”的是()

A.石家庄 B.桂林

C.拉萨 D.鞍山

2.由于石油资源趋近枯竭,大庆开始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历程,下列措施中符合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是()

①利用区位优势,建设特色中小城镇②利用技术积累,发展石油装备等制造业③组织城市人口向农村疏散,发展农业④向我国西部油气资源丰富的地区搬迁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1.D2.A第1题,由题干中“荷兰病”的定义可知,可能会出现“荷兰病”的城市为资源型城市,四个城市中只有钢铁城鞍山符合。第2题,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必须加大科技投入,实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发展特色产业,发挥区域优势。

(2018·石家庄二中测试)在特殊的地质条件下,含铝矿物和煤炭同时沉积形成了高铝煤炭资源,内蒙古准格尔煤田的煤炭就属于高铝煤炭。如图为高铝煤炭资源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图示产业链中电解铝厂建立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A.劳动力丰富 B.科技发达

C.原料、能源充足 D.交通便利

4.图示产业链加强了对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其主要优点有()

①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了资源的附加值②缓解了当地水资源紧缺问题③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④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减轻了环境污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3.C4.D第3题,电解铝厂是动力导向型企业,结合图示信息分析可知,产业链中电解铝厂建立的主要优势条件是原料、能源充足。第4题,读图可知,当地对铝材进行深加工,延长了产业链;火力发电需大量水资源,加剧了当地水资源紧张状况;部分废弃物被重新利用,提高了资源利用率;由以采矿业为主转变为以加工业为主,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读云南省2013~2015年接纳风电规划表(单位:万千瓦),回答5~7题。

年份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风电可发电量

54.0

101.6

173.2

枯水年

46.0

100.4

1618.7

平水年

41.0

89.3

155.4

丰水年

39.3

76.4

81.6

5.据表,云南风电2013~2015年的增长意味着()

A.气候变化强风资源增多

B.水电发电量大幅减少

C.水能资源开发达到饱和

D.居民用电量同步增长

6.从水电、风电最佳搭配来看,风电发电量最多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7.云南省实施风水互补,比之于水火互补,有助于()

A.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B.解决枯水季节水能不足

C.降低成本保护环境

D.解决枯水年份水能不足

解析:5.B6.D7.C第5题,从表中可知云南风电2013~2015年的增长意味着水电发电量大幅减少。第6题,云南属于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多,水电发电多,冬季降水少,水电发电少,故冬季风电发电量最多。第7题,水电、风电均为开发的清洁能源,相对水火互补,可以降低成本,保护环境。

陕西榆林市是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经济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读图回答8~9题。

8.榆林市成为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的优势条件有()

①煤、气、盐资源丰富②水陆交通便利③市场广阔

④科技力量雄厚⑤国家政策支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⑤

9.榆林市发展重化工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可能有()

①改变地表形态,减缓水土流失②加剧大气污染,雾霾天气增多③增加能源输出,消除贫困现象④完善基础设施,促进城市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8.C9.D第8题,榆林水运交通不发达;该地处于陕西,科技较落后,②④说法错误,即C项正确。第9题,发展重化工业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完善基础设施;但重化工业属于严重污染的产业,会加剧当地的大气污染。

一般来说,用人均GDP来衡量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用生态足迹来测算经济发展带来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生态足迹越大,代表单位人口带来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越大。读我国各省(区、市)(除港澳台和西藏地区)人均GDP增长率和生态足迹增长率图,回答10~11题。

10.观察图中数据可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东部省区人均GDP整体

文档评论(0)

199****000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