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历史高考复习:文史常识.ppt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949年9月27日,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一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采用公元纪年。公元纪年公元是“公历纪元”的简称,是国际通行的纪年体系。以传说中耶稣基督的生年为公历元年(相当于中国西汉平帝元年)。公元纪年公元常以A.D.(拉丁文AnnoDomini的缩写,意为“主的生年”)表示,公元前则以B.C.(英文BeforeChrist的缩写,意为“基督以前”)表示。01这种纪年体系开始在欧洲各国采用。中国从辛亥革命后的次年(1912年)起采用公历月、日,但同时采用中华民国纪年。02由于公元纪年的起点是公元1年,而没有“公元0年”,所以大多数对公元纪年有充分了解的科学家和世界上大多数权威天文机构,都明确支持21世纪始于2001年的说法。中国古代开始有确切的纪年是西周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派推行黄帝纪年,但推算的纪元年份并不一致。辛亥革命后颁行中华民国纪年,以公元1912年为纪元。世界各国关于纪年的方法有很多,不过目前世界上最通用的是公元纪年法。除此之外,还有干支纪年法、天文纪年法、历史纪年法、帝王年号纪年法等。另外,还有伊斯兰教纪元、佛教纪元、犹太教纪元以及希腊纪元、日本纪元等。纪月常用序数?01用“孟”“仲”“季”分别表示一季中的三个月。?02阴历每月初一称“朔”,十五称“望”,十六叫“既望”,月末一天称“晦”。??03(九)时辰中国古代还有报更(打更)计时法,把夜间分为五更:一更(17-21时)、二更(21-23时)、三更(23-1时)、四更(1-3时)、五更(3-5时)例1、在古时一天计为十二时辰,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对应十二个时辰,又把晚上分为五更。平时常说的“夜半三更”中的“三更”对应于今天的什么时间A、23时到01时B、01时到03时C、03时到05时D、24时到02时例2、旧时干支计时法,一夜为五更,一整天则为十二个时辰,每一更和每一时辰都合约现在的两小时。一更(鼓)是戌时19时至21时左右,那五更(五鼓)是A子时半夜23时至凌晨1时B丑时凌晨1时至3时C寅时3时至5时D寅时5时至7时A、C、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十)二十四节气.“清明后,谷雨前,又种高粱又种棉”“谷雨前,先种棉;谷雨后,种瓜豆”。下列关于这些谚语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清明、谷雨是二十四节气里的两个节气②二十四节气是北宋沈括制订的③这些说法没有任何科学性可言④这些谚语我国古代农民对生产经验的总结A.①②④B.②③C.①④D.②③④最早把二十四节气和十二个月完全统一起来的历法的制订,应归功于A.汉武帝B.僧一行C.沈括D.郭守敬C.C.二十四节气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宝贵遗产,早在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就已经完全确立。古人根据一年内太阳的位置变化把二十四节气分列在十二个月中,每月的第一个节气叫“节气”,第二个节气叫“中气”。据此推算,五月份的“中气”应该是()A.芒种B.夏至C.立秋D.处暑01【解析】根据二十四节气,五月份的节气有芒种和夏至,前者是“节气”,后者是“中气”02【古代主要节日】元日:正月初一,一年开始。

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

上元:正月十五,亦称元宵、元夕、元夜。古代习俗在上元夜张灯为戏,所以又称灯节。

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祷农事。农家祭土地神的日子。

寒食:清明前两日,即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有时是一百零六天。禁火三日

清明:四月初,踏青扫墓、祭祀。

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舟(屈原)

七夕:七月初七,妇女乞巧(牛郎织女)

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节”

中秋:八月十五,赏月,思乡

重阳: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灾

冬至:又叫“至日”,节气的起点。

腊日:腊月初八,喝“腊八粥”

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除旧迎新祭扫亲人的坟墓是清明节的主要习俗。这种习俗的积极意义在于懂得珍惜生命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爱国爱家的意识12据《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注:“夕月”即拜月之意)这反映了古代帝王在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那么,中秋节祭月的典礼可能起源于A.先秦时期B.秦汉时期C.唐宋时期D.辛亥革命时期/-《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