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尘肺病中医证候诊断标准.docxVIP

尘肺病中医证候诊断标准.docx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尘肺病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尘肺病在中医中多归属于“肺痿”“肺胀”“喘证”“咳嗽”等范畴,其核心病机为粉尘毒邪侵肺,耗伤正气,导致气滞、痰凝、血瘀互结。根据《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及临床实践,尘肺病的中医证候诊断可分为以下主要证型:

一、常见中医证型及诊断要点

证型

主症

次症

舌象

脉象

气虚血瘀证

气短乏力,咳嗽痰少,胸痛固定

面色晦暗,自汗,活动后加重

舌质紫暗或有瘀斑

细涩或沉弱

痰浊阻肺证

咳嗽痰多,胸闷气促,喉中痰鸣

头身困重,纳呆,便溏

舌苔白腻或黄腻

滑或濡

肺肾两虚证

呼吸困难,动则喘甚,腰膝酸软

畏寒肢冷,夜尿频多,耳鸣

舌淡胖,边有齿痕

沉细无力

阴虚肺燥证

干咳无痰,咽干咽痛,五心烦热

盗汗,声音嘶哑,大便干结

舌红少津,苔少或剥

细数

痰瘀互结证

胸痛如刺,咳痰黏稠带血

口唇紫绀,指甲青紫,皮下结节

舌暗红,苔厚腻

弦滑或涩

二、诊断依据与辨证要点

四诊合参

望诊:面色晦暗(血瘀)、面色?白(气虚)、痰液性状(黄稠为痰热,清稀为寒痰)。

闻诊:咳嗽声低微(虚证)、痰鸣辘辘(痰浊)、喘息气粗(实证)。

问诊:病程长短(久病多虚)、职业暴露史(粉尘接触时间及类型)。

切诊:脉象细弱(气血亏虚)、滑脉(痰湿)、涩脉(血瘀)。

影像学与证型关联

早期尘肺(小结节影):多属痰浊阻肺或气滞血瘀。

进展期(融合团块):常见痰瘀互结或肺肾两虚。

晚期(肺纤维化):多兼气阴两虚或阴阳两虚。

三、辅助诊断参考

实验室指标

炎症标志物升高(如CRP):提示痰热或毒瘀。

血气分析(低氧血症):多属肺肾气虚,摄纳无权。

肺功能分级

轻度受限:以肺气不足为主。

中重度受限:多合并肾不纳气或痰瘀阻络。

四、鉴别诊断

与普通咳嗽鉴别:尘肺病咳嗽多伴职业史、进行性呼吸困难及影像学特征。

与肺痨(肺结核)鉴别:肺痨有潮热盗汗、咯血,且具传染性,尘肺以纤维化为主。

五、治疗原则

祛邪解毒:化痰散结(半夏、浙贝母)、活血化瘀(丹参、桃仁)。

扶正固本:补益肺气(黄芪、党参)、滋肾纳气(蛤蚧、冬虫夏草)。

分期论治:

急性加重期:清热化痰(黄芩、瓜蒌),通络止痛(延胡索)。

稳定期:益气养阴(沙参、麦冬),补肾培元(山茱萸、枸杞子)。

六、典型方剂参考

证型

代表方剂

药物组成

气虚血瘀证

补阳还五汤合二陈汤

黄芪、当归、赤芍、地龙、半夏、陈皮

痰浊阻肺证

三子养亲汤合涤痰汤

苏子、白芥子、莱菔子、胆南星、石菖蒲

肺肾两虚证

金匮肾气丸合补肺汤

熟地黄、山茱萸、山药、黄芪、五味子

阴虚肺燥证

百合固金汤加减

百合、生地黄、麦冬、川贝母、玄参

痰瘀互结证

血府逐瘀汤合千金苇茎汤

桃仁、红花、芦根、薏苡仁、冬瓜子

七、注意事项

个体化辨证:需结合患者体质(如阳虚或阴虚)、病程阶段及合并症(如肺心病)。

中西结合:急性呼吸衰竭时以西医为主,中医辅助改善症状。

预防调护:

呼吸锻炼:六字诀、腹式呼吸。

饮食调理:雪梨百合羹(润肺)、三七炖鸡(化瘀)。

总结

尘肺病的中医证候诊断需以病机为核心,结合粉尘毒邪特性及脏腑虚损程度,强调“辨病-辨证-辨体质”三位一体。临床应注重早期干预,通过化痰、祛瘀、补虚等法延缓肺纤维化进程,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文档评论(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