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时行感冒的辨证护理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毛建芬
目录定义病因病机治疗护理
定义12感受四时不正之气,发病呈流行性之感冒病证。病情常较一般感冒为重。属于中医外感热病。《诸病源候论·时气候》:“时行病者,是春时应暖而反寒,夏时应热而反冷,秋时应凉而反热,冬时应寒而反温,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病无长少,率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时行感冒热役、寒役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也称“时行伤寒”,”重伤风“特点时行感冒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受五运六气变化的影响特点
1.起病急,全身症状重,以忽然恶寒、发热、头痛、全身酸痛为重要特性。重者高热持续不退,喘促气急,唇甲青紫,甚至咳血,神昏谵语,小儿科发生惊厥,出现传变。2.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冬春两季较为多见。起病急骤,传播迅速,传染性强,常可引起大流行。(现代医学称为流行性感冒)经典体现:鼻塞,流涕,喷嚏、咽痛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若感受暑湿之邪,则湿困中焦,除有卫表症状外,还可出现脘痞、恶心等症病象右键点击图片选择设置图片格式可直接替代图片。您可以点击文字框输入您的描述阐明,或者通过复制粘贴,在此录入您的描述阐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阐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阐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阐明。
病因气候突变、寒温失常,如春季应暖而反寒,冬季应寒而反温等,非时之气夹时行病毒侵袭人体而致常见原因人体的正气强弱根本原因起居不慎,寒温不调,过度劳累,使卫外功能减弱相关原因123
中医学病机1234六经病机温热病病机湿热病病机温疫病机
病机特点就是卫阳外发受阻,肌表营阴郁滞。少阳为病,气非郁即结,郁则化火,结则经脉郁滞,枢机不利;阳明为病,燥热与肠中糟粕相结而成里实证,如无燥屎,阳明邪热充斥表里内外而成阳明经证;太阴发热,感受外邪之后,未能抗邪于表,而为发热,但脾阳尚能布于四末,故手足自温;少阴寒化兼表,发热、脉沉,少阴热化证体现阴虚阳亢证候;厥阴病的发热特点是正邪相争,体现为上热下寒的寒热错杂证六经病机
重要是指流感不一样阶段病机变化的规律。流感病机乃为“阳气怫郁”,郁而化火病邪由表不解而入气分,导致肺、胃、肠、胆、脾等脏腑功能失调;病邪入里,侵入营血分则体现伤津耗血、动风之危候。温热病病机
湿温病归之于伤寒的一种,由外感六淫邪气所致。内伤湿邪常为外感湿邪的病理原因。湿热病病机
感受“疫气”伏于膜原,发则或入里或出表,伤及营卫。同步感染疫气发病与否,除取决于感邪轻重外,还与人体正气的虚实及体质差异有关。温疫病机
辨证分型辨证要点重要根据恶寒、发热的程度,渴与不渴,咽喉红肿疼痛与否,以及舌苔、脉象等不一样状况加以辨别。若感受暑湿之邪,则湿困中焦,除有卫表症状外,还可出现脘痞、恶心等症。风寒感冒:恶寒重,发热轻,口不渴,咽喉不红肿、不疼痛,舌苔薄白,脉浮紧,属风寒风热感冒:恶寒轻,发热重,口渴,咽喉红肿疼痛,舌苔薄黄,脉浮数,为风热暑湿感冒:舌苔薄黄腻,脉濡数123
病位病性病位病性卫表、咽喉,病进科犯肺,肠胃,心包,由表及里发生传变病位表证居多,具有强烈的传染性。流行性病性分轻证、重症、危证三类、病类一般较短,2周左右病程
治疗原则兼以清热解毒,兼兼以涤暑祛湿兼解表疏邪为原则原则初期宜表里双解,毒邪入里,宜清热解毒,透气达卫
1.风寒束表,邪郁卫分(1)证候发热,恶寒较重,无汗,头痛,身痛,流清涕,多喷嚏,稍有咳嗽,无痰或有少许白色稀薄痰液,苔薄白,脉浮紧。(2)治则辛温解表。(3)主方常用荆防败毒散加减。(4)方药荆芥、羌活、独活、柴胡、枳壳、桔梗、川芎。治疗
2.风热犯肺,邪在卫分(1)证候发热较重,稍有恶寒,有汗不多,头痛,咳嗽,痰少而黏稠,或咽喉肿痛,口干欲饮,舌红,苔薄黄,脉浮数。(2)治则辛凉解表。(3)主方常用银翘散加减。(4)方药连翘、银花、苦桔梗、薄荷六钱、竹叶、生甘草、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治疗
3.暑湿在表(1)证候发热,恶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四肢困倦或疼痛,心烦口渴,胸闷脘痞,泛恶,小便黄或大便泄泻,舌苔薄黄腻,脉濡数。(2)治则清暑化湿解表。(3)主方常用新加香薷饮加减。(4)方药香薷、银花、鲜扁豆花、厚朴、连翘。治疗
无特效治疗,以对症和支持治疗为主西医治疗右键点击图片选择设置图片格式可直接替代图片。您可以点击文字框输入您的描述阐明,或者通过复制粘贴,在此录入您的描述阐明。在此录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