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农业发展现状.pptx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业发展动态;教材:

《中国农业发展的思考与展望》,万宝瑞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

《现代农业经济学》,雷海章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

《农业经济学》,朱道华,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刊物:

《中国农村经济》,中国社科院农村所

《农业经济问题》,中国农业经济学会

《农业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书报复印资料

统计资料:

《中国农业年鉴》(历年)

《中国统计年鉴》(历年);经典著作:

[美]西奥多.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商务印书馆,1999

[日]速水佑茨朗,[美]弗农.拉坦:《农业发展的国际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日]速水佑茨朗,神明善久:《农业经济论》,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美]约翰.梅勒:《农业经济发展学》,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0;[美]W·P·托达罗:《第三世界的经济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

[美]阿瑟·刘易斯:《二元经济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

[日]早见雄次郎、[美]弗农·拉坦:《农业发展:国际前景》,商务印书馆1993年

牛若峰主编:《20世纪90年代中国农业发展论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

[英]C·里特森:《农业经济学——原理和政策》,农业出版社1988年

谭崇台主编:《发展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美]西蒙·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

杨治:《产业经济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

张培刚:《农业与现代化》(上卷),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4年;;现代农业经济思想还比较集中地反映在发展经济学中

1954年,W·A·刘易斯发表《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提出了二元经济发展模型

费景汉和G·拉尼斯1964年发表了《劳动力剩余经济的发展》,把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进一步扩展为更为严密的宏观总体发展理论

舒尔茨在1964年发表《改造传统农业》,提出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一系列建议

乔根森(D.W.Jorgenson)1967年发表《剩余农业劳动和二元经济发展》,提出了与舒尔茨含义相同的新二元经济模型

;一、农业的概念;农业的本质特点:;第一、从农业生产资料方面看,

1、动植物有机体是有生命的“活机??”。

2、土地是农业中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3、自然力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

第二,从农业生产过程看,

4、生产时间与劳动时间不一致,具有季节性。

5、生产空间上具有分散性和地域性。

6、各部门具有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作用。

第三,从农产品方面来看,

7、农产品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资料。

8、农产品既是最终产品,又是其自身的生产资料。

9、农产品的供求弹性较小。;;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四、农业在我国的重要作用;年份;一、农村的概念;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1.刘易斯模式

(1)发展中国家一般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

(2)传统农业部门的最大特点是剩余劳动力的存在

(3)由于工农业之间的收入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农业剩余劳动力必然有一种向工业部门流动的趋势

(4)城市现代工业部门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结果是扩大了生产,取得了更多的生产剩余,积累了更多的利润

(5)在上述往复过程中,城市工业部门不断扩大生产,农业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工业部门转移,农村人口不断进入城市,从而实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

;该模式在许多方面也有不足之处:

①该模式仅强调现代工业部门的扩张,而忽视了农业的发展

②该模式假定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流入和城市工业部门就业机会的增加,在速度上是与工业部门资本积累的扩大成正比例的。

③该模式在假定农村存在剩余劳动力的同时,城市不存在失业

④该模式把不变的工资水平作为分析的基础

;拉尼斯和费景汉对刘易斯的模式进行了修正。

农业劳动力向工业流动的三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边际生产率为零的那部分劳动力的流出,这部分劳动力是多余的,这部分劳动力的流出对农业总产量没有影响;

第二阶段是边际生产率大于零但低于不变制度工资的那部分劳动力的流出,这部分劳动力的流出对农业总产量有影响,但能提高整个经济的效率;

第三阶段是前两部分劳动力流出后留下来的劳动力的流动,这部分劳动的边际生产率高于不变制度工资,要吸引这部分劳动力流到工业部门,就必须支付比不变制度工资水平高的报酬。;三、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状况;1997-2003年七年间,全国农民人均收入只增加695.9元,不到城镇居民收入增量的1/5;年均增长速度不到城镇居民的一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由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1.8:1,90年代中后期的2.5:1,扩大到200

文档评论(0)

实验室仪器管理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人在医药行业摸爬滚打10年,做过实验室QC,仪器公司售后技术支持工程师,擅长解答实验室仪器问题,现为一家制药企业仪器管理。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