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油松种实害虫的发生规律与运用综合性防治技术分析.docx

油松种实害虫的发生规律与运用综合性防治技术分析.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油松种实害虫的发生规律与运用综合性防治技术分析

摘要:伴随当前林业事业的高速发展,在种源方面的需求量也明显增加,优质种源作为培育壮苗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对林业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受环境污染等诸多因素影响,各类病虫害频繁发生,特别是油松种实害虫呈现出高发态势,不仅严重威胁到油松树木的生长质量,还会导致油松营养缺失,甚至发生死亡,降低油松种实产量与其质量,影响经济收益,对于生态可持续发展也会形成较大阻碍。所以本文当中结合工作实践,主要探讨分析油松常见的种实害虫与其发生规律,并提出防治油松种实害虫技术方法,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参考作用。

关键词:油松;种实;害虫;防治技术

近些年来,由于频繁发生一些虫害问题,导致油松种实产量和质量明显下降,不仅引发较大的经济损失,更阻碍到造林绿化工作的持续推进,另外对于生态效益也构成较大影响。所以要想使油松种实害虫得到有效控制,增加油松种实产量与品质,必须要加强油松种实害虫防治方面的研究工作,对于油松种实害虫的种类有一个充分了解,掌握这些害虫的发生规律,在此基础之上运用综合性的防治手段来防治油松种实害虫,才能使害虫带来的危害性控制到最低水平,保证种植产量与其质量,进而为油松造林事业获得稳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油松种实害虫种类与发生规律

1.1球果小卷蛾

1.1.1形态特征

卵形如椭圆状,长宽分别为0.9mm和0.7mm,初产卵颜色呈乳白色,开始孵化时颜色转变成黑褐色。幼虫刚孵化出时颜色呈现污黄色,老熟幼虫长在16mm左右,身体上有羊皮革状的纹路,头部颜色呈褐色,腹部表现为肉红色,有4对臀刺对称着生。蛹外部有丝质茧颜色呈黄褐色。成虫长约7mm左右,翅展约为18mm。

1.1.2危害特点

刚孵化出的幼虫主要危害油松雌球花和幼果,幼虫蛀食幼果的果柄与果轴,破坏髓心,并留有蛀道,幼果上面出现一些粪末,颜色为黄褐色,同时还有流脂现象,继而引发幼果早落,严重影响油松种子产量。稍大一些的幼虫会转移到二年生的球果上进行危害,钻蛀过程当中一般从球果的下侧侵入,在球果上部蛀入的较少,危害过程当中形成不光滑的虫道,其中存在很多虫粪。而且虫孔较小不是很规则,这种危害特点和松果梢斑螟存在很大不同。球果遭受危害之后,逐渐干缩,其中一般没有籽粒,逐渐枯死。有的球果受害之后虽然成活下来,但却变得畸形扭曲,产出的种子质量较差。

1.1.3发生规律

每年一般发生1代,通过卵的形式在油松针叶上进行越冬,整个卵期历经9个月左右,卵越冬过程当中会有30%自然死掉。第二年5月份左右可见到孵化出的幼虫,5月下旬进入高峰孵化期,幼虫生长期为60天,老熟幼虫会寻找老叶进行化蛹。化蛹高峰期一般出现在7月份,蛹期历时20天左右。当气温保持在5~11℃,相对湿度保持在75%时开始羽化,羽化时间一般集中在上午,午后与夜晚很少出现羽化。雌蛾与雄蛾相比一般能够生存20天,而雄蛾一般能生存15天左右。成虫飞翔过程中表现为波浪状,特别是每天太阳落山之后的傍晚飞翔最盛,白天以及阴天隐藏在针叶丛内,遇到大风天气会明显减少飞翔的数量,无风或者微风天气条件下,会出现大量飞翔。

卵一般在油松的嫩梢、球果以及针叶部位散生,每处有2-3粒虫卵,可达到15粒左右,雌蛾产卵量最多的可达120粒,一般都在50粒左右,气候因素对于成虫羽化产卵具有很大影响。卵期历经20天左右,卵期的长短和产卵的时间所处坡紧密相关,后期产卵与前期相比明显较短,阴坡长于阳坡。所以,具体进行防治过程当中应先防治阳坡,再防治阴坡。

刚刚孵化出的幼虫,首先进行2天左右的裸露生活,最长的可达5天左右,最短的为1天。稍大一点的幼虫,会对油松二年生的球果进行蛀食,并取食嫩梢皮层,危害髓心,一直延续到老熟阶段。老熟幼虫从球果当中爬出,下到地面裸露生活,之后钻入地表枯枝落叶当中吐丝结茧,再次隐蔽起来,7-13天左右化蛹,幼虫从孵化出之后一直到老熟,历经的时间为30天左右。老熟幼虫多在6月中下旬天气晴朗的条件下的中午12:00到下午14:00坠地,7月上旬停止坠地。

这种害虫一般都在1900m海拔高度的油松林当中分布,而且呈现出高海拔受害重,低海拔受害轻;山下部受害重,上部受害相对较轻的特点。而且纯林虫害要高于混交林,疏林和密林相比受害较重,中幼龄林虫害发生率要比成熟林高。防治此类害虫,应当抓住幼虫孵化的高峰阶段及时进行防治,可控制与减少虫害带来的危害。

1.2松果梢斑螟

1.2.1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在12mm左右,翅展约为25mm。身体颜色以灰白色为主,而且还存在一些白斑,如鱼鳞状。前翅的颜色表现为赤褐色,与并翅基部相接近的位置上有一横线,颜色为灰色。卵呈现椭圆状,长宽分别为0.7mm、0.5mm,刚生产时主要以乳白色为主,之后慢慢转变成桃红色以及紫色,孵化时又转变成紫黑色。幼虫刚孵化出时呈

文档评论(0)

151****80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安全评价师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9月13日上传了安全评价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