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二语文月考(3月)(3).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3月份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命题人:刘保雷2025.3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等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

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

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

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5

一、现代文阅读(分)

519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小题,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诗同散文比较,它并无一套特殊的语法。在艺术创造活动中,诗人在语言上的呕心沥血往往是散

“”

文家所不可比的。要岛说: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即使这种;诗人也几乎时时感受到一种辞

不达意的痛苦。对龃龉不安的字眼反复调整,对一个句子的千百次琢磨,这仿佛已经成为诗人运用

语言的正常方式。这种辞不达意的痛苦在散文中远非如此严重,由此可以推断诗的语言有别于散文

语言。散文的语言功能在于描绘,而诗歌语言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同时发挥语言的描绘功能与抒情

功能。正是这个特殊之处给诗人带来了苦恼。

“”“”

古代文学批评家用言不尽意这一命题来表达诗人的苦恼。言不尽意似乎意味着存在一种脱离

“”

语言材料的思想。然而,马克思曾经作过这样的论断:思想是不能脱离语言而存在的。任何思想

的发生和发展,都只能凭借着语言材料而得以进行。但是,在具体的诗歌艺术创造经验中,言不尽

意却是普遍存在的。许多批评家都曾经从不同的角度对此作过种种表述。

“”

我们应当意识到,言不尽意并非探讨语言与思想的关系。虽然诗人在传达上的困难总是通过

“”“”

言意关系强烈地表现出来,但纠缠在艺术构思中的却不仅仅是语言与思想的关系。既然诗的艺

术创造很大一部分在于表现形象,那么诗的构思必定在一定程度上涉及语言与具体对象的关系。在

更多的时候,诗人并非以逻辑思维的方式把握素材,因此,所谓的“意”也就不仅仅指清晰的思想,

而是包括了印象、感觉、情感、情调等等。这种传达上所产生的困难还将因为诗的特殊内容与特殊

形式而显得格外分明。总而言之,在传达者、传达方式和传达对象这三者构成的多重关系中,任何

“”

一个环节的脱落都将引起诗人言不尽意的感觉。

我们从这些关系中拈出几个明显的方面,分而述之:

第一,既然我们是对诗的语言加以讨论,那就不能不考虑诗的格律限制。一些日常生活中经过反

复申述而得以表示的内容,将被压缩到平仄音韵都已经严格规范的一句话乃至一个字之中。这种限

制往往致使一些诗人无法酣畅自如地传达他所要传达的一切。

18

高二语文试题第页共页

第二,诗歌语言与具体对象的关系总是以作为创作主体的诗人为中介的。诗人运用的语言将在什

么程度上呈现出对象本来的面貌?列宁曾经说过:“任何词(语言)都已经在概括。”这就是说,语言与

活生生的对象之间,永远存在着一般与个别的差距,尤其当我们面临着一个复杂多变的对象时,这

种差距则更为明显了。没有人能将他在音乐中所吸取的一切印象叙述出来,从而使人能在他的语言

中原原本本地感受到音乐。诗人同样不能运用语言把对象十足地呈现出来。

第三,在诗人的语言运用中,比具体的形象更加难以传达的是诗歌内容的另一方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xul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