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谈金融云平台的技术选型、架构和难点.docx

谈金融云平台的技术选型、架构和难点.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谈金融云平台的技术选型、架构和难点

XX企业最初以保险起家,逐渐向银行、投资等金融业务拓展,形成了多元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XX企业科技成立于2008年,前身为XX企业集团下属的IT信息管理中心,负责整体IT基础设施搭建、维护、管理等工作;自2013年XX企业推进互联网战略起,XX企业科技就开始了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研发工作,XX企业云是XX企业科技推出面向XX企业集团以及外部金融机构的金融云平台。

就XX企业金融云的CaaS服务技术选型,对云平台事业部总经理方国伟进行了采访。此外,方国伟将在CNUTCon全球容器技术大会上分享题为《XX企业金融云之CaaS服务建设和应用》的演讲(容器大会将于下周五在北京举行,欲报从速)。

能否解释下您所理解的CaaS?与其他类的XaaS云服务相比,CaaS有哪些独特之处?

?在云计算领域,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曾经对云的服务模型有过专门的定义,不过这个定义中只有SaaS、PaaS和IaaS三大类。其他的各种XaaS云服务都是大家参考这个定义来命名的,比如DBasaService,StorageasaService等。这种命名方式的好处是以一种非常简洁的方式让人一下子抓住服务的重点。CaaS(ContainerasaService)指基于容器提供或跟容器密切相关的服务集合。CaaS通常会包括的服务内容有:应用部署、镜像仓库、容器管理等服务。

CaaS比较特别的地方在于它起到一个桥梁作用,比较好地连接了底层基础架构层服务和上面的应用层服务,所以构建这个服务的时候需要非常了解这两个层面的技术,并且最好还能集成开发过程管理的一些工具或平台,这样可以更好的发挥CaaS服务的作用。

可否向我们介绍下XX企业科技的整体技术研发团队和容器研发团队的规模?XX企业科技使用Docker有多久了呢?为什么要研发基于Docker的CaaS金融云呢?

最后有一点需要特别指出,经过这两年多的云平台建设实践,我们发现实际上云平台建设的关键不在选用什么样的开源框架,云平台底层的存储服务、网络服务、自动化编排等服务的建设远比采用什么框架更为重要。云平台框架可以让用户快速入门,但是真正云平台的关键还在这些基础服务是否过硬,包括它的稳定性、扩展性等。

关于对象存储,XX企业云采用的是什么技术呢?您是怎么看待不同的存储产品呢?

云平台的存储服务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块存储、对象存储和文件系统服务。对象存储是云平台的一个重要服务,在金融云中也有多种重要的应用场景。我们在考虑建设对象存储的时候是从整个云平台存储服务建设的角度来看的。当时选型的时候我们在思考有没有一种存储技术,它能够提供多种存储服务?这样我们就可以相对容易的整合团队资源。我们对象存储服务一开始是从研究Swift开始的,但是从前面这个原则来考虑对象存储的构建技术的话,我们觉得Ceph可以让我们用一种技术平台同时构建对象存储和块存储服务(我们没有使用Ceph的文件服务,因为那个服务相对不成熟)。

我们对象存储团队对Swift和Ceph都做了大量的测试,觉得Ceph这种基于分布式的数据存储方式能够满足我们对存储服务的一些需求,所以我们基于Ceph构建了XX企业云的对象存储服务(OBS)和块存储服务(EBS)。Ceph这个技术也有一些需要进一步提升的地方,比如它的IO路径比较长,对性能会造成影响;又如它对小文件的处理不擅长,所以我们自己做了一些定制化的改造来优化它。

现在我们基于Ceph的对象存储服务已经运行了将近2年时间,我们把XX企业云的OBS服务跟外部公有存储服务做过功能比较和性能测试比较,总体上效果达到了我们预期。

XX企业云的计算虚拟化怎样实现的呢?当初是怎样在VMware、Xen、KVM和Docker之中权衡和考量的呢?

?我们认为不同的应用有不同的部署环境要求,容器、虚拟机甚至是物理机等部署形式都是需要的。我们在看待这些技术的时候,不认为他们之间是对立或相互矛盾的,相反我们认为他们是互补、可以共存的。在XX企业云平台上,我们实际上也是这么做的,我们给我们的用户提供容器(CaaS)、云主机(ECS)和物理机服务(BMS)三种不同类型的服务。

在我们云平台刚开始的时候,计算虚拟化技术我们主要考察了VMWare的ESX,KVM和XEN三种,Docker技术当时不在这个技术范畴里面。本着“以我为主”的原则,我们整体云平台的技术路线是尽可能走开源和自研结合的路线,所以一开始我们重点考察了KVM和XEN两种虚拟化技术。

经过考察和测试,我们认为这两种虚拟化技术都已经比较稳定,符合绝大部分应用的生产需求;但是从技术趋势发展的角度,我们觉得KVM的发展势头更猛一些,其社区的活跃度也更高,所以我们就选择了KVM作为我们主要的虚拟化技术平台。

文档评论(0)

139****947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