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句法结构中的语义分析(语义角色语义指向).pptVIP

句法结构中的语义分析(语义角色语义指向).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义指向的类型补语的语义指向前指动词我写完了作业。昨夜睡晚了。前指主语嗓子喊哑了。我坐累了。后指宾语我们踢坏了一只足球。小李跑丢了一只鞋。我们喝光了啤酒。前指“把”的宾语他把孩子骂哭了。老李把手机摔坏了。状语的语义指向后指中心语他早早地炸了盘花生米。前指主语他喜滋滋地炸了盘花生米。后指宾语他脆脆地炸了盘花生米。第八节句法结构中的语义分析句法结构是句法形式和语义内容的统一体。句法结构分析办括句法结构分析、句法关系分析以及句型分析。语义分析包括语义角色分析、语义指向分析和语义指向分析。0102语义角色1句法关系和语义关系2句法结构中,即凡是由实词与实词组成的句法结构中,总是同时并存着两种关系——句法关系和语义关系。3句法关系是指诸如主语与谓语的关系、述语与宾语的关系、定语与中心语的关系等。4语义关系是指实词与实词之间的语义联系,诸如施事与动作的关系、动作与受事的关系等。01相同的句法关系可以表示不同的语义关系,相同的语义关系可以由不同的句法关系来表示。021例句句法关系语义关系2张三走了主谓关系施事-动作3西瓜吃了主谓关系受事-动作4喝啤酒了述宾关系动作-受事5啤酒喝了主谓关系动作-受事6句法关系相同,语义关系未必相同;反之亦然。0504020301动词和名词的语义关系格关系美国语言学家菲尔墨()首先提出了“格”(case)这个概念。1966年,发表了《关于现代的格理论》(TowardaMordenTheoryofCase)。1968年,发表了《“格”辨》(TheCaseforCase)。1971年,发表了《格语法的一些问题》(SomeProblemsforCaseGrammar)。1977年,发表了《再论〈“格”辨〉》(TheCaseforCaseReopened)。他创立了系统的格语法理论。其中的“格”与传统语言学中的“格”不同。传统语言学中的“格”指某些屈折语中名词和代词的形态变化,表示这些词在句子结构中与其他词语的关系。如俄语有六个格——主格、属格、与格、宾格、工具格、前置格;德语有四个格——主格、宾格、与格、所有格。这些格称为“句法格”。菲尔墨所说的“格”式指名词(代词)与动词(形容词)之间的关系,形式标志是介词或语序。“格”语法理论进入中国以后,一些研究者根据汉语的特点,把“格语法”改为“格关系”,并对汉语的格关系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物业的事归她管。路障被工人搬走了。大家都拥出了教室。施事:动作行为的发出者,也可由介词“被”(叫、让、给、由、归)等引进。名词性词语担任的语义角色主要有:动词和名词之间的语义关系他把书还回去了。孩子们踩死了许多蚂蚁。黄黄一天吃三个包包。我把这些字擦掉了。受事:动作行为的承受者,也可由介词“把”(将)引进。系事:指联系动词联接的对象。(系事是性状的系属者,是性状动词所描写的对象。与施事相比,系事不具有施动能力。)小王病了。鲁迅姓周。他成为一代优秀学人。你们是大学生。这种款式很流行。老人把手艺传给了年青人。与事:动作行为的间接承受者,也可用介词“给”、“为”、“对”等引进。他们热情地为群众服务。小刘送我一本书。小王跟老师商量过这件事。鱼塘还没挖好。结果(成事):动作行为产生的结果(句子语义结构中因施事者的动作行为所产生或引发出的新事物或新现象,是因施事者的动作行为而形成或达成的新客体)。他正在砌墙。他写了一篇论文。青藤又在墙上织成了一面网。01工具:指动作行为的凭借物,也可用介词“用(拿)”引进。02小李用头撞开了门。03爸爸要抽烟斗。04民工们正在填土。05这个女孩总照镜子。06小王用受伤的手敬了一个军礼。07你吃大碗,我吃小碗。打长途教授用新的方法提炼出晶体。他用草书写对联。邮挂号这个学生高声朗读了他的作文。方式:指动作、行为进行的方式,可用介词“以(用)”引进。她老用假声唱歌。010203040506处所:指动作行为发生的场所、起点或终点,可用介词“在(从、到)”引进。存现句的主语都是处所语义成分。墙上挂着一串串藤萝。老板从墙上取下照片。我们到北京再讨论吧。记者被带进地下室。他从谷底往上看了一眼。我们于2009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夜班我来执。欢度国庆节。三点钟我就在这儿等你了。时间:指动

文档评论(0)

gongmengjia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