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临床液体外渗的预防与处理要点.pptx

临床液体外渗的预防与处理要点.pptx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主要内容

1液体外渗相关知识

2液体外渗预防措施

3液体外渗处理方法

4外渗处理方法进展;

液体外渗相关知识;

液体外渗的定义

输液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药物渗出或漏出到血管以外组织,称药物外渗,可造成局部组

织肿胀、缺血、无菌炎症或感染、溃疡、甚至坏死等反应或并发症。这是临床护理经常遇到并常给病人带来身心痛苦的问题,因此要做好预防和早期处理。;

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

·穿刺部位选择不当:选择关节部位穿刺,由于患儿活动频繁,针头容易移位。

·固定不牢:胶布或敷料松动未及时更换或穿刺部位固定方法不正确。

·血管使用不合理:血管细,输入高渗液体,刺激性大的液体或输注速度过快、过长。

·药物因素:主要药物酸碱度,渗透压浓度以及药物毒性大的影响

·感染:病人自身免疫系统不健全,抵抗力低下或穿刺部位消毒不严格,易发生感染;

局部皮肤颜色苍白或红晕,继之肿胀。头皮外渗局部肿胀,容易

及早发现。四肢静脉外渗呈弥散性肿胀,以针尖为中心向四肢均匀扩散不易察觉,所以要对比两侧左右肢粗细,弹性和色泽。;

蛋白制剂,血制品及脂肪乳,氨基酸,水乐维他,微量元

素制剂等。这类一旦外渗,局部肿胀血管红肿变黑,弹性差,不容易短时间恢复。如在关节部位影响肢体活动。;

静脉炎量表;

一个真实的案例-甘露醇外渗

甘露醇外渗后果;

液体外渗预防措施;

输液前应识别药液性质

①发疱性化疗药、胃肠外营养液(尤其600mosm/l)

②高浓度、刺激性强药物

③普通药物,若是前两类药物应给予高度的重视,严格按说明书以适当稀释液溶解药物,以免药物浓度过高;

1.长期胃肠外营养、化疗药物依次为:PICC/输液港—CVC一留置针;钢针零容忍

2.如果患者拒绝用中心静脉,应签署外周静脉营养、化疗同意书。

3.普通常用药物,根据病人血管状况及意见选择用具,高浓度、刺激性强药物无中心静脉管道时应尽量选择留置针;

①对需要长期输液的患者,需建立静脉使用计划,一般由远端到近端

②输注刺激性强的药物时,尽量选择弹???好、粗直的血管。一般不宜采用下肢静脉注射,同时应避免靠近神经、韧带、关节的手背腕部及肘窝。

③胃肠外静脉营养、化疗药物应避开手、肘窝及行过广泛切除性手术的肢体,多选前臂近端;

·向患者讲解药物渗出的临床表现、严重后果,输液期间的注意事项

·如出现局部隆起、疼痛或输液不通畅,应立即关闭输液器并呼叫护士;

·穿刺前不拍打静脉,尽量用力度适中的压脉带。

·加强基本功训练,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避免反复穿刺。

√穿刺时避开关节,穿刺成功后要妥善固定好针头

√采用保护性约束,有家长陪伴的教会家长正确的照顾方法;

·加强责任心,多巡视:特别是危重患者,巡视时要检查输液部位;输液过程中患儿出现哭闹,一定要检查注射部位,发现药物外渗如果是高危药物,立即更换注射部位。输注化疗或其他容易引起组织坏死的药物时要进行床头交接班。

·在接入化疗、刺激性强或高浓度药物前,必须检查输液通路是否有回血,如输液不畅,一定另选部位;

液体外渗预防措施

7拔针与冲管

·输液完毕,拧紧调节器,除去胶布,快速拔针。在针尖即将离开皮肤的瞬间,迅速用干棉签沿血管方向按压穿刺点及其稍上方,直至不出血为止,一般为5~10min,切忌在按压处来回揉动,按压的力度要适中。正确拔针可避免血管损伤,提高血管的利用率,防止皮下淤血和再次输液时发生渗漏。

·注上述药物后,必须用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液充分冲洗管道后再拔针;

液体外渗处理方法;

发生外渗处理方法

·立即停药,报告护士长和主管医生,根据药物的性质,刺激性的大小,外渗的量,面积、皮肤的颜色、温度、疼痛的程度采取相应的措施。

·无菌针头在皮下抽取渗出液,尽量回抽外渗液体

·及时对症处理,局部制动并抬高患肢,更换部位穿刺,加强巡视并注意保暖。

·针对渗出药液性质分别进行处理;

·热敷:促进外渗药物吸收与分散,减轻外渗所致的皮肤伤害,高渗性药物,严重缺血者有害,会加重组织脱水

·主要用于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氯化钾以及植物碱类化疗药物发生的渗漏。

·但20%甘露醇外渗如超过24h,进行热敷会加速组织坏死,故不能采用热敷。

·冷敷:冷敷的机理主要使血管收缩,减少药物吸收,使某些药物局部灭活,使损伤部位局限,适用于20%甘露醇、5%碳酸氢钠、化疗药物早期。冷敷还能使神经末梢敏感性降低而减轻疼痛。

·乙醇外敷:95%乙醇可用于葡萄糖酸钙、20%甘露醇、酚妥拉明、缘豫碳酸氢钠、某些抗生素、复方氨基酸以及普通静脉输液的渗漏,消肿止痛迅速。;

·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外涂:由七叶皂苷钠和水杨酸二乙胺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医学资料+白衣侠士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业专业医学资料提供,解决您后顾之忧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