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四川遂宁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pdf

四川遂宁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pdf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遂宁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客观题和主观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

涂在答题卡上。

2.回答客观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

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主观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红楼梦》在古典长篇小说中确已成为“绝唱”,这是毋庸争议的。《红楼梦》表

达思想的方式是塑造典型形象,使用的语言是生活语言。作者只用寥寥数笔就勾

勒出人物形象,并且语言具有鲜明个性特点。除此之外,叙事特点也非常突出。

人物视角叙事是古代小说常用的叙事观点,《红楼梦》可以从每个章节的不同人

物视角来读,对同一件事也可以从不同人眼中写出。黛玉进贾府,是贵族少女兼

伶仃孤女角度;刘姥姥进大观园是穷人兼世故老妪角度;查抄大观园是从权力顶

峰跌落的王熙凤角度。这是作者熟谙人物视角叙事的结果。曹雪芹善于使用人物

视角叙事,喜欢变换视角,但目标始终围绕着贾宝玉和贾府盛衰。《红楼梦》人

物视角叙事既考究且华丽,站在叙事视角的人物一定有特别深刻的叙事角度,他

(她)和所叙之事或人又肯定有重要联系。

在《红楼梦》前三回中得到详尽外貌描写的依次是熙凤、宝玉、黛玉。熙凤和宝

玉都映现在黛玉眼中,黛玉到了荣国府,王熙凤说:“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

我今儿才算见了!”她夸黛玉长得好,主要为逗老祖宗开心,所以还有下边的话:

“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至于黛玉标致到

什么程度?费雪芹却故意不写,他要将黛玉的外貌放到最应该观察的人眼中写,

绛珠仙草只能在神瑛侍者面前显露绝世风姿。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

双似泣非泣含情目”必须从贾宝玉眼中看出,且要接着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从林黛玉眼中,贾宝玉“面若中秋之月,色若春晓之花”的外貌得到了详尽展示,

他的通灵玉却绝对不能从林黛玉眼中叙出,所以当袭人要拿通灵玉给黛玉看时,

被婉拒。贾宝玉的通灵玉只能从最终兑现了“金玉良缘”的薛宝钗眼中叙出。每个

情节都有一个主要的人物叙事视角,一丝不苟又一丝不乱。多种叙事视角的综合

运用和自如转换,也是《红楼梦》取得前所未有叙事成就的主要原因。

(摘编自马瑞芳《红楼故事及文本写作》)

材料二:

《红楼梦》的主题历来众说纷坛,正如鲁迅所言,经学家见《易》,道学家见淫,

才子见缠绵,革命家见排满……持自传说、索引说、阶级斗争说者亦众,此现象

实属正常。有些文学作品就像饺子,就为了中间那口馅儿;有些文学作品就像点

缀在西瓜里的那些子儿,人间百态尽在其中。其实开篇作者就借空空道人说出,

即“大旨谈情”。《红楼梦》可称为“言情小说”,但与现代意义的“言情小说”不同。

我们可以从情“”字来赏析《红楼梦》的主题思想:

第一层境界,是将情“”理解为爱情之情,认为《红楼梦》单纯是一部写宝黛爱情

的书。若如此看待《红楼梦》,可谓未窥门径,杠费曹公十年辛苦。

第二层境界,认为《红楼梦》是为闺阁立传、女儿正名。刘鹗《老残游记》言:

雪芹之大痛深悲,乃是为千红“”一哭,为“万艳”同悲。宝玉在女子面前自卑、自

轻、自我否定、自我牺牲。与金钏儿一起,他烫了手,反急问金钏儿烫着没有。

龄官画蔷,天降大雨,他只顾提醒龄官“快避雨去罢”,却不在意自己也在雨中……

第三层境界,借写宝玉对女子的珍重体贴,探究人与人应该如何相处。体贴,以

已之心体人之心,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也是仁“”的内核。当时仁“”道日

渐僵化,而作为躯壳的“礼”反据要津,《红楼梦》中亦有暗讽,贾敬死后,贾珍、

贾蓉直“哭到天亮喉咙都哑了方住”,回府后便寻欢作乐。而宝玉的形象是对

“仁”“礼”平衡的一次拨乱反正。有人说《红楼梦》的内核是对封建道德的反抗,

宝玉就是代表。实则大谬,宝玉蔑视的是虚伪,是虚礼,而非道德。他领会到了

仁道精髓,即体贴,是真道德的践行者。

第四层境界,《红楼梦》不仅是仁爱之书,更是充满无限情怀的天真之书、博爱

之书。仁“”道建立在人与人的关系之上,推己及人,即可得仁。宝玉对一切美好、

纯净的事物都充满关爱,第三十五回说宝玉看“见燕子,就和燕子说话;河里看见

了鱼,就和鱼说话;见了星星月亮,不是长吁短叹,就是咕咕哝哝……宝玉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5****264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