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
专题2
一、选择题
1.英国学者朱莉娅·骆菲尔博士在《鸦片斗争:毒品、幻想与塑造中国》中称:“鸦片斗争是正义的,其目的是扫除广东十三行强加于外国商人的种种极度苛刻的通商条件与限制,是一场对种族卑视的抗拒。”对此学者的观点理解错误的是()
A.掩盖列强对华商品输出野心
B.体现了作者欧洲中心立场
C.引发斗争的缘由是朝贡贸易
D.反映了英国推行自由贸易
解析:引发鸦片斗争的缘由是英国想打开中国的大门,与朝贡贸易无关,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鸦片斗争是正义的,是一场对种族卑视的抗拒,这种看法掩盖了英国侵华的目的是打开中国的大门,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鸦片斗争是正义的,是一场对种族卑视的抗拒,表明作者是以欧洲为中心,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鸦片斗争是正义的,其目的是扫除广东十三行强加于外国商人的种种极度苛刻的通商条件与限制”说明英国推行自由贸易,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答案:C
2.鸦片斗争前,制约英军航行作战的关键是其对中国沿海缺乏地理认知和精确的海图。为此,鸦片斗争期间,英军在中国沿海绽开大范围水文调查,这一行为并没有受到清军的干扰。这说明()
A.清政府缺乏近代海权观念
B.清朝海上军事实力不足
C.英国的殖民扩张打算充分
D.中英综合国力差距巨大
解析:清军未对英军在中国沿海调查行动进行阻挠说明清军缺乏海权意识和观念,故A项正确;仅凭清军没有阻挠行为不能得出清军海上军事实力不足,故B项错误;从英军的水文调查可以佐证英国的殖民扩张打算不够充分,故C项错误;综合国力包含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等多方面,仅凭材料不能得出双方实力悬殊,故D项错误。
答案:A
3.(2024·广东深圳二模)1841年,英军对广州发动进攻,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三元里广阔民众义愤填膺,击退来犯英军。周边百余村的团练手持戈矛犁锄,“将方、圆两炮台四面围住,各处设伏”,使得英军“潜避两炮台中,不敢出入”。三元里抗英说明()
A.中国起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小生产者存在固有阶级局限
C.战斗的意志是确定斗争成败的关键
D.民众团结抗争勇于反击侵略
解析:材料“广阔民众义愤填膺,击退来犯英军”,体现出民众团结抗击外来侵略,故选D项;A项是1842年《南京条约》等不同等条约的签订,解除;材料反映出民众的抗争精神,与农夫阶级的局限性无关,解除B项;战斗的意志影响斗争成败,实力才是取胜的关键,解除C项。
答案:D
4.(2024·贵州模拟)鸦片斗争后,当时负责与英国交涉的中国官员经计算,发觉协定后的关税税率平均达到百分之五,比以往的自主关税略高,他们认为这是外交的胜利。这说明()
A.《南京条约》危害性有限
B.清政府缺乏国家主权意识
C.自给自足的经济发挥优势
D.清政府主动维护关税主权
解析:依据题干内容可知,中国官员认为外交的胜利之处就是“协定后的关税税率……比以往的自主关税略高”,但是他们不知道“协定后的关税”相比较“自主关税”而言是对国家主权的破坏,说明清政府缺乏国家主权意识,故选B项;《南京条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同等条约,自此以后,列强开启了侵华的进程,其危害是特别大的,解除A项;题干所述现象是清政府的关税问题,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无关,解除C项;题干现象表明清政府不重视国家的关税自主权,而不是主动维护关税主权,解除D项。
答案:B
5.1839年9月,距离鸦片斗争爆发还有9个月,英国战舰从英国本土开往中国。此时林则徐向道光帝上了一道奏折,称“知彼(英国)万不敢以侵凌他国之术窥伺中华……”这反映出()
A.林则徐对当时的英国完全缺乏了解
B.天朝上国观念影响清朝政府官员认知
C.地方官员仍执行传统抚夷外交政策
D.清政府已经做好应对侵略的充分打算
解析:依据材料“知彼(英国)万不敢以侵凌他国之术窥伺中华……”可知,大战在即,但即便像林则徐这样的封建地主阶级开明之士都没有意识到斗争的风险,依旧高估“天朝上国”的影响力,故B项正确;A、D两项说法错误,解除;C项材料不能说明,解除。
答案:B
6.伊藤博文在中日谈判中透露割让台湾之事,李鸿章答以英国将会干涉,伊藤博文却说:“岂止台湾而已!不论贵国版图之何地,我倘欲割取之,何国能出面拒绝?”伊藤博文此“论断”的主要依据是当时的日本()
A.国际地位已得到列强的认可
B.与英国形成瓜分中国同盟
C.能获得列强的默许和支持
D.经明治维新成为亚洲强国
解析:题干问的是主要依据,结合甲午斗争背景可知C项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英日同盟形成于1902年,故B项错;D项虽是缘由但不是主要依据,列强并非出于对日本的忌惮不干涉,而是出于自身利益需求实行默许纵容。
答案:C
7.(2024·河南中原名校高三上学期期末)下表为1892—1900年间进入四川的洋货总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5讲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学案.doc
- 2025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4章机械振动和光学第2讲机械波训练含解析.doc
- 2025版高考数学二轮复习课时作业7.doc
- 2025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9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训练.doc
- 2025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分达标2.doc
-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四古代希腊罗马和近代西方的政治文明第12讲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学案含.doc
-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和民主革命第5讲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和中国军.doc
-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9第27讲“自由放任”的美国与罗斯福新政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民版.doc
-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6第18讲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经济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民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