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第五节第1课时海水的性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中图版必修第一册.docVIP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第五节第1课时海水的性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中图版必修第一册.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15

第1课时海水的性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海水的盐度及其分布

1.盐度:表示海水中盐类物质的质量分数,通常用千分数表示,世界海水的平均盐度是35‰。

2.大洋表层海水平均盐度的纬度分布规律:

从赤道向两极呈马鞍形分布。赤道地区由于降水量大于蒸发量而盐度较低,副热带海区是平均盐度的高值区域。

3.影响海水盐度的主要因素:

(1)温度的凹凸:温度越高,盐度越高。

(2)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较低,反之,盐度较高。

(3)入海径流状况:有河流注入的海疆,盐度较低。

二、海水的温度及其分布

1.主要收支状况:

(1)热量来源:太阳辐射。

(2)支出渠道:海水蒸发。

2.分布规律:

(1)垂直方向:随深度增加而改变;表层水温最高;1000m以上海水温度随深度改变幅度较大,以下改变幅度较小。

(2)水平方向:全球海洋表层水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3)南北半球分布:

北半球水温略高于南半球同纬度水温。

(4)等温线疏密:

不同温度性质的海流交汇处,等温线密集。

(5)时间改变特征:

①一年中,夏季高于冬季。

②一天中,最高温度出现在14~16时。

三、海水的密度及其分布

1.概念:指单位体积海水的质量。

2.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主要有温度、盐度和压力三个因素。

3.分布规律:

(1)水平分布: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同纬度海疆密度大致相同。

(2)垂直分布: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四、海水的性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温度改变与异样天气现象:

局部海疆的水温异样改变,可能引发台风、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等异样天气现象。

2.密度改变与潜艇航行:

水下的密度突变层对声波有折射作用,使下面的潜艇不简单被侦测发觉。

3.盐度与制盐:

中国主要的盐场有天津③盐场、台湾①盐场、海南②盐场等。

(①布袋②莺歌海③长芦)

4.海水淡化:

随着海水淡化技术提高,成本降低,其规模在不断扩大。

【质疑批判】

推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海洋表层盐度从赤道到两极递减。 (×)

2.海水结冰会加大旁边海水的盐度。 (√)

3.海区的轮廓形态也会影响海水的盐度凹凸。 (√)

4.赤道地区降水量最大,所以盐度最低。 (×)

【对点连线】

【填图绘画】

在下列坐标系中画出海水温度的改变规律。

提示:

【实践探究】

大连市位于辽宁省辽东半岛南端,地处黄渤海之滨,依山傍海,气候宜人,环境美丽,适于居住,夏无酷暑,冬无寒冷,年平均气温为10℃,是中国闻名的避暑胜地和旅游热点城市。

(1)大连市为什么夏无酷暑,冬无寒冷?

提示:海洋的比热容比陆地大,夏季比

沿海地区增温慢、冬季降温慢。

(2)海洋温度的改变对大连市有哪些影响?

提示:海洋温度的改变会干脆影响大连市的气温、降水等方面,从而影响自然环境其他要素的改变。

【实践探究】

其次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潜艇想进入地中海,但要避开驻守直布罗陀海峡的英国舰队声呐系统对潜艇发动机螺旋桨的运转声的探测,在海峡入口外下潜到水下70~80m,然后发动机全部关机,胜利“偷渡”了直布罗陀海峡,给英国舰队以重创打击。

(1)德国舰艇胜利“偷渡”利用了海水的什么性质?

提示:海水密度。

(2)为什么海峡两侧海水性质存在差异?

提示:与地中海的面积、气候特点等亲密相关。

实力一海水的温度

【实力形成】

1.海洋热量收支状况:

(1)收入:主要是太阳辐射的热量。

(2)支出:主要是海水蒸发所消耗的热量。

(3)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纬度因素、深度、海陆分布、大气运动、海水运动等。

2.海水温度的时空改变及缘由:

时空改变

改变规律

缘由

随时间改变

夏季水温高,冬季水温低

夏季海水热量收入大于支出,冬季海水热量收入小于支出

随空间改变

沿南北方向

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太阳辐射能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沿东西方向

暖流经过的海区温度偏高,寒流经过的海区温度偏低

同一纬度,暖流水温高于寒流水温

沿垂直方向

海水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改变,但1000m以下的深层海水温度改变幅度较小

太阳辐射能是海水热量的主要来源,而太阳辐射首先到达海水表面,越向深处海水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越少

3.海水温度对大气温度起调整作用:

尺度

海水温度对大气温度的影响

同纬度

地区

海水温度的改变幅度比陆地小;海洋上空的气温改变比陆地上空的气温改变慢

全球

尺度

海水对大气温度起着调整作用

区域

尺度

沿海地区气温的季节改变和日改变均比内陆地区小

【特殊提示】

“四高四低”法驾驭海水温度分布规律

“四高”:低纬高、夏季高、暖流高、表层高。

“四低”:高纬低、冬季低、寒流低、深层低。

【情境探究】

2019年1月11日发表在权威科学出版物上的一篇论文称,海水变暖的速度比2014年IPC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2****81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