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出血:白血病患者由于白血病细胞恶性增生,血小板明显减低,易引起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系出血,尤其是颅内出血,所以要根据病因打取积极止血措施,包括输注浓缩血小板。(5)肺部疾患:由于白血病患者正常成熟中性粒细胞减少,免疫功能降低,常常导致肺部感染,此外白血病细胞,浸润可阻塞肺部小血管,支气管而发生呼吸困难,呼吸窘迫综合征,胸片可有毛玻璃状或粟粒网状,可作肺部放射的试验性治疗。第30页,共4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6)电解质失衡:白积压病治疗过程中常因白血病细胞破坏过多或因化疗药物性肾损害等原因而排钾过多,又因化疗引起饮食欲差,消化系统功能紊乱,钠入量不足而致低血钾,或因白血病细胞破坏使磷释放增多,导致低钙等,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钾,钙,钠等电解质浓度。(7)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播散性血管是一组严重的出血综合征。第31页,共4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32页,共4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治疗性抗体2.细胞治疗3.基因治疗4.干扰素治疗第33页,共4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人类战胜病魔主要依靠自身免疫系统产生的特异性抗体,在人体免疫功能不足的情况下,补充给予与人体产生的相似或相同的单克隆抗体可以治疗一些疾病,这是被确认的治疗性抗体;其疗效与化学药物相同,但更安全,几乎无副作用,抗体联合化疗有效率高达80%以上。目前,鼠源性单克隆抗体由于副反应大、代谢快,已经逐渐退出市场。人源化和全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由于副反应小、在体内滞留时间长,有利于治疗。重组多克隆抗体可以克服单抗治疗的局限性,更有效地捕捉可能逃逸的突变靶标。少数重组多克隆抗体药物(antiRhD)已进入临床研究。第34页,共4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Lintuzumab林妥珠单抗是一种人源化的单克隆抗体,从原始鼠科M195发展而来。林妥珠单抗作为一个未改性和放射性标记的单克隆抗体已被用于治疗AML。第35页,共4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白血病及其预防第1页,共4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白血病概述二、白血病分类三、白血病预防、诊断鉴别及并发症四、生化药物治疗白血病的方法及
研究进展第2页,共4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白血病全称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白血病患者血细胞增殖失控,产生过多的白细胞,且有分化障碍,凋亡受阻,使得多数白细胞停止细胞发育,而处于幼稚细胞阶段。在骨髓、脾、肝等造血组织中白血病细胞大量增生累积,抑制红细胞和血小板止血的产生,甚至没有足够多的正常白细胞抗感染。因此,非常容易受伤、出血、感染。该病发病率在年轻人与儿童恶性疾病中居首位。白血病的病理造血干细胞大量增殖各种幼稚的血细胞分裂正常情况白血病血细胞的增殖分化失去控制各种成熟的血细胞分化第3页,共4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白血病早期症状不太明显,典型的症状——出现白血病细胞。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贫血及相关症状如:虚弱、面色苍白,有生病感。食欲减退,体重下降。容易擦伤或出血,如:牙床出血,流鼻血。极易感染,如出现咽喉痛,支气管炎并伴有头疼、低热、嘴痛及皮疹等。淋巴结肿大,特别在喉部、腋下及腹股沟。病情严重时,突发高热,意识模糊,无力讲话和移动四肢。第4页,共4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病毒肯定能引起人类产生白血病的化学物有苯及甲苯等。二、电离辐射可引起白血病,与剂量大小及放射部位有关,一次较大剂量或多次小剂量照射,均可致白血病。例:日本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强直性脊柱炎和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放射治疗,X线工作者。第5页,共4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化学物质职业性接触苯、氯乙烯、金属毒物和长期应用抗癌药物(特别是多种烷化剂)。骨髓毒性的化学物质:氯霉素、磺胺、保泰松等。乙双吗啉。四、遗传因素一些先天遗传性疾病比较容易发生白血病。在同卵的双生子女中,一方发生白血病,另一方发生白血病的机会高达25%。总之,病毒为主要的病因,电离辐射、化学物质、遗传为辅助因素,免疫功能缺陷有助于发病;染色体异常,癌基因活化,抑癌基因失活,基因突变是白血病发生的主要机制。第6页,共4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白血病总发病率约2—5/10万人,无地域差别。
2、不同类型白血病的发病率与人种、地域、年龄有关
(1)欧美白人CLL
(2)亚洲人AL
<10岁AL尤ALL,CL罕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