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苹果削皮后会变色,铁放在空气中时间久了会变得锈迹斑斑。如果说这两个现象产生的原因相同,你信吗;一、氧化反应;;例题:生活中发生缓慢氧化的事例很多,下列过程不涉及缓慢氧化的是()
A.酒和醋的酿造
B.人在长跑时急促呼吸
C.农家肥的腐熟
D.酒精灯安静地燃烧;二、燃烧的条件;;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
广义的燃烧指的是所有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如镁条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氢气可以在氯气中燃烧等。
有发光、发热现象的不一定是燃烧,如灯泡通电后发光、发热是物理变化;;;物质燃烧所需达到的最低温度叫着火点。不同物质的着火点是不同的,如白磷的着火点为40°C。;使可燃物燃烧更旺的措施
(1)增大氧气的浓度。如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烧锅炉时向炉膛中鼓气等。
(2)增大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的接触面积。如将煤块粉碎或将“煤球”制成“蜂窝煤”等。;;5.自燃
(1)概念:物质在缓慢氧化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如果不能及时散失,就会使温度逐渐升高,达到着火点时,如果同时有足量的空气,不经点火,物质也会自发地燃烧起来。这种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叫自燃。
(2)常见的自燃:一些着火点较低的可燃物,如粮食、麦秆、煤炭、擦拭机器的棉纱等,如果堆放不合理、空气不流通,就会引起自燃,引发火灾。;6.爆炸
(1)概念:如果燃烧以极快的速度在有限的空间里发生,瞬间累积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急剧地膨胀,就会引起爆炸。
(2)分类
(3)危害与利用:爆炸会给人类造成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但合理利用也能为人类服务,如利用爆炸产生的巨大能量开矿采煤、开山炸石、拆除危旧建筑物等。;;例题:为了研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实验(白磷、红磷均不超过绿豆大小,锥形瓶中的白磷A与红磷C尽量拉开距离)。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1)锥形瓶中发生的实验现象有_____。
(2)通过比较___和__能说明物质的燃烧需要氧气。
(3)烧杯中70℃热水的作用是_、___。;三、灭火与火灾自救;;你能说出图3-31和图3-32中分别是用什么方法灭火,及各种方法的灭火原理吗?
;方法;;发生火灾时,要保持镇定,先了解火源的准确位置,然后拨打“119”报警求助。如果火势扩散,应尽快通知家人和邻居设法离开现场,沿途要关上大门,以减低火势及烟雾蔓延的速度,同时切勿乘电梯或升降机,以免停电被困。;;如果你无法离开火灾现场,应采取下列措施:;;;温度和热量的区别;4.物体吸、放热和温度、质量的关系;例题:阻燃剂氢氧化铝受热分解时吸收热量,同时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铝和水蒸气,起到防火作用。下列关于该阻燃剂防火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反应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B.生成的氧化铝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空气
C.生成大量水蒸气,降低可燃物周围氧气浓度
D.反应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四、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人类利用燃烧放出的热量来取暖、煮熟食物、发电、烧制陶瓷、冶炼金属......那么,其他化学反应也能放出热量吗?有没有能使反应物温度降低的化学反应呢?;;;;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伴有能量的变化,而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吸收或放出热量。像燃烧这样的化学反应在反应过程中能放出热量,而有些化学反应则需要吸收热量。;;;化学反应中的能量通常表现为热、光、电等。不同的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大小是不同的,有些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非常细微,只有用灵敏的仪器才能检测到,有的能量变化则非常明显。;例题:伏打电堆的结构如图所示,它用圆形的锌板、铜板间隔堆积而成,所有的圆板之间夹放几层盐水泡过的布。关于伏打电堆中能量的转化形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电能转化为热能
C.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例题: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在第6min时是固态
B.甲在AB段不需要吸热
C.甲的熔点是48℃
D.甲和乙熔化过程所用的时间相同;课堂小结;人们曾经将煤加工成如图所示的形状用于燃烧,原因是()
A.形状美观
B.能降低煤的着火点
C.能增加氧气的浓度
D.能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2024年5月12日是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本次活动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着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厨房煤气泄漏,要立即打开排气扇排气
B.加热液体时,试管口不能朝向任何人
C.电动车不能在居民楼内充电,以免发生火灾
D.油锅着火时,立即盖上锅盖灭火;下列有关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说法,叙述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不一定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B.种子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3.3 化学方程式(同步课件)-2024-2025学年八年级科学下册(浙教版).pptx
- 3.4 二氧化碳(同步课件)-2024-2025学年八年级科学下册(浙教版).pptx
- 3.5 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同步课件)-2024-2025学年八年级科学下册(浙教版).pptx
- 3.6 光合作用(同步课件)-2024-2025学年八年级科学下册(浙教版).pptx
- 3.7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同步课件)-2024-2025学年八年级科学下册(浙教版).pptx
- 18.2.1(第1课时)矩形的性质(同步课件)-2024-2025学年八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2024).pptx
- 18.2.1(第2课时)矩形的判定(同步课件)-2024-2025学年八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2024).pptx
- 18.2.2(第1课时)菱形的性质(同步课件)-2024-2025学年八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2024).pptx
- TikTok难民涌入小红书素材:热点 角度 时评 链接高考-备战2025年高考语文热点作文素材讲练(全国通用).docx
- Unit 7 第2课时 Section A 3a-3c(同步课件)-2024-2025学年八年级英语下册(人教版2024).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