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第10课自主赏析登岳阳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第10课自主赏析登岳阳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6-

第10课自主赏析登岳阳楼

经受国家动乱,感受人民多难,忧国忧民的杜甫又患病着特别困苦的个人境况,加之既老且病,心情抑郁苦闷。杜甫晚年饱经磨难,却在诗歌创作,特别是律诗创作上日趋成熟。这首五律《登岳阳楼》正是诗人晚年诗歌艺术造诣高深的代表作之一。

1.作家作品

见第一单元《蜀相》“作家作品”部分。

2.背景解读

大历三年(768)冬,杜甫从公安(今湖北公安)到达岳阳,登上了神往已久的岳阳楼。从“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泊岳阳城下》)看,他到达之时正是深冬。杜甫曾两次登岳阳楼,这首诗所记当是第一次,时间大约是到达岳阳之初;另一次是跟岳州太守一同去的,也写了诗,诗题是《陪裴使君登岳阳楼》,从诗中“春泥百草生”句看,时间是其次年春天,因系应酬之作。面对烟波浩渺、宽敞无垠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继而又想到自己晚年仍漂泊无定,国家也多灾多难,不免哀痛感慨。从总体上看,江山之壮阔与诗人胸襟之悲壮阔大相表里,故虽哀痛但不消沉,虽沉郁但不压抑。

3.相关学问

岳阳楼:矗立于洞庭湖东岸,岳阳市西门城墙上,西临烟波浩渺的洞庭湖,北望滚滚东去的万里长江,水光楼影,相映成趣。素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盛誉,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它始建于公元220年前后,其前身相传为三国时期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军楼”,中唐李白赋诗后,始称“岳阳楼”。

1.字音识记

①坼(chè)②戎马(rónɡ)③凭轩(xuān)

2.辨形组词

①eq\b\lc\{\rc\(\a\vs4\al\co1(坼?坼裂?,折?折断?))②eq\b\lc\{\rc\(\a\vs4\al\co1(戎?戎马?,戍?戍守?))③eq\b\lc\{\rc\(\a\vs4\al\co1(轩?轩逸?,杆?旗杆?))

3.词语解释

(1)吴楚东南坼:分裂,这里引申为划分

(2)天地日夜浮:此处指日月星辰

(3)老病有孤舟:只有

(4)亲朋无一字:音讯全无

1.从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可以感受到作者登楼的感情是怎样的呢?

提示:虚实交叉,今昔对比。用“昔闻”为“今上”蓄势,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此时的诗人经受了岁月的沧桑,面对山河裂开的祖国,念及自己壮志未酬,国家前途渺茫,可谓百感交集。

2.“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提示:该联写诗人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际、怀才不遇的心情。“亲朋无一字”,是说作者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救济;“老病有孤舟”,是指作者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漂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无处安家,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渺,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

3.颔联到颈联,诗的意境由宽敞突然转入狭窄,联系尾联,试分析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提示:从颔联到颈联,诗的意境由宽敞转入狭窄,但这两联是相辅相成的,到尾联,意境又转为宽敞,前后相互衬托,使全诗意境构成一个整体。杜甫为什么“亲朋无一字”,一身是病,只有“孤舟”呢?明显表达的是无所依托之意,这又加重了诗人自伤漂泊的感情。但诗人不会停留在个人的苦痛上,他总是以国事为念。因此,当他站在岳阳楼上“凭轩”远眺时,就联想到当时兵荒马乱的动荡状况,不禁潸然泪下。这个抒情结尾将诗的思想内容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凭轩”二字又奇异地照顾了“今上岳阳楼”,以此结束全诗恰到好处。因此诗人面对浩渺的洞庭湖抒发的是伤时忧世的感情。

1.课文主旨

这首诗通过对洞庭湖雄伟壮阔的景象的描绘,触景生情,抒发了诗人年老多病、身世凄凉的孤寂以及不能为多难的国家出力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宏大胸怀。

2.结构图示

登岳阳楼eq\b\lc\{\rc\(\a\vs4\al\co1(首联—叙登临—人世沧桑,颔联—眼前景—百感交集,颈联—眼前事—无限辛酸,尾联—心中事—满腔悲愤))

3.写法赏析

(1)意境雄浑阔大

在诗人的笔下,洞庭湖几乎包涵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荡起落,一派壮阔的图景呈现在读者眼前。“吴楚东南坼,天地日夜浮”两句描绘洞庭湖气象的诗,成了千古绝唱,为历代诗人和诗论家叹服。

(2)手法鲜亮独到

此诗情因景生,景以情衬,浑然一体,组成有机的抒情感怀意境。因湖山之景而触动身世之悲,抒发了满腹的孤身漂泊之感与万里乡关之思。哀情和阔景有机结合,以景物的阔大和孤身漂泊的苦痛相互衬托。

(3)风格“沉郁顿挫”

这种风格在这首诗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是诗人的生活经受、思想共性以准时代特色的有机统一。诗人的身世之悲、国家之忧,浩浩茫茫,与洞庭湖水势融合无间。由身家及于时事国运,表现了诗人愈在个人不幸之时愈不忘政局国情的高尚品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9****187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天津卓蹊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IP属地天津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20102MADL1U0A9W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