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第1课19世纪中叶的俄国1教学教案新人教版选修1.doc

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第1课19世纪中叶的俄国1教学教案新人教版选修1.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第1课19世纪中叶的俄国

教学目标

(一)学问与力量:

1、识记俄国农奴的生活状况。

2、了解俄国资本主义缓慢进展的状况和俄国平民学问分子革命家。

3、了解克里米亚战斗爆发的缘由、时间及结果。

4、理解农奴制的存在导致阶级冲突激化、资本主义进展缓慢、新思潮的涌动、对外战斗的失败。而这些正是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二)过程与方法

1、分析农奴制的进展状况,探究农奴制对19世纪中叶的俄国在政治、经济、社会、军事等方面所带来的困难以及农奴制对俄国生产力进展的阻碍作用。

2、依据供应资料,分析俄国工业进展与西方国家的差距及根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明白如下几条社会进展的客观规律:

1、落后的制度成为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进展的桎梏。

2、经济基础打算上层建筑,只有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才是强国之策。

3、革命民主主义运动对促进社会进步起到乐观作用。

4、落后必定挨打,改革是必由之路。

教学重难点

重点:俄国的农奴制

难点:俄国农奴制和沙皇专制制度的腐朽性。农奴制的存在严峻阻碍了俄国社会经济的进展。

教学工具多媒体幻灯片图片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问题导入法:

由单元导语问答引入……

【新课内容】

一、俄国的农奴制

【重要概念】农奴制是在以劳役制为主要剥削方式的地主庄园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的一种经济、法律制度。农奴制的基本特征是农奴被束缚在地主的土地上,在土地、人身、司法上依附于农奴主,处于社会最底层,实际上是农奴。农奴是封建社会的一个特定阶级,尤其是欧洲。农奴依附于封建主,租种农奴主的土地(称为份地),有自己的生产工具。农奴要向封建主服役并交纳租税。封建主可以买卖或转增农奴。

依据农奴制概念和教材第90页【历史纵横】1649年的《法律大全》,我们了解到俄国农奴制下农民的境况、地位如何呢?

阅读教材第90—91页第一子目“俄国的农奴制”正文,了解俄国农奴制的确立、进展状况。

1、兴起

2、确立

3、进展

材料:地主对于农民的穷凶极恶的压榨和奴役,引起农民不断地骚动。国内各阶级、阶层都行动起来参与或支持农民的骚动。据统计,1801年至1810年的10年间,农民骚动83次;1811年至1820年的10年间,农民骚动124次;1821年到1830年的10年间,农民骚动则达到156次;1831年到1840年的10年间,农民骚动143次,这较上个10年虽有所削减,但并不意味着冲突的缓和,只不过是一种短暂的安静。1841年到1850年的10年间,农民骚动达到351次,而在接下来的10年间,农民骚动则超过591次。农民骚动的增加,意味着社会的动荡担忧,严峻威逼着农奴制度的政治、经济基础。

——教师教学用书“农奴制的危机”

思考:19世纪中叶的俄国农奴生活状况及其引起了怎样的社会问题?

4、危机

【农民的划分】俄国农奴制下的农民分为地主农民、国有农民及宫廷农民。地主农民占农奴的绝大部分,受压迫最深,既要为地主服劳役,又要向地主奉献各种农副产品,人身自由最少。国有农民不直接依附封建主,但要受封建国家的残酷剥削,担负着繁重的贡税和各种无偿的劳役。宫廷农民从属于沙皇宫廷,特地供应沙皇必需品。

依据俄国农奴制下农民的不同划分,可知无论哪种农民都受到封建统治者的奴役。

二、步履维艰的俄国工业进展

引导学生回忆19世纪西欧的工业革命,结合教材第91页其次子目“步履维艰的俄国工业进展”正文,结合教材插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与英国蒸汽轮船的比较,了解俄国农奴制下的资本主义进展背景、概况(劳动力、技术、市场、资金、原料、结论)。

1、背景

2、概况

3、根本缘由

问题探究一:“俄国资本主义步履维艰”,其根本缘由是什么?说明什么问题?

三、新思潮的涌动

引导学生简要回忆欧洲启蒙运动过渡……

(一)十二月党人

【重要概念】十二月党人起义:1825年12月(俄历)俄国反沙皇专制制度的起义。1821年一批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贵族军官成立革命组织,谋划起义,主见建立共和国或君主立宪政体。1825年12月14日,乘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突然死亡,先后在彼得堡和乌克兰发动起义,均遭失败。后五百多人受审,五位首领被处死,一百多人被流放。他们因此被称为“十二月党人”。

阅读教材第92页第三子目“新思潮的涌动”正文,了解十二月党人起义的缘由、意图、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后,课件出示:

1、背景:

2、缘由:

3、意图:

4、结果:

(二)平民学问分子革命家

阅读教材第92页第三子目“新思潮的涌动”正文其次段、【学思之窗】和教材插图“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了解平民学问分子革命家及其派别主见。

学问分子的派别、主见

守旧派:

改革派:

激进派:

总之,新思潮的涌动就是革命民主主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6****199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